养育孩子,我们难免功利。
买很多名著,是希望孩子作文写得好;
报兴趣班,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才艺,也是看什么能加分就让孩子学什么;
我们希不希望孩子做一件事的判断标准,就看有没有用,尤其是对学习来说是否有用。
然而,当我们抱着功利心去做某件事,最后的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
在功利之下,是父母深层次的焦虑,孩子也深受影响,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过早地失去了学习兴趣。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功利主义的人生就像一把没有刀鞘的刀子,锋利但是不好看。如果生活这盘菜,用这样的刀来切,便是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悲哀。”
养育之路,我们越急着去获得成果,往往失去的也会更多。
有时候,放慢脚步去做一些“无用之事”,孩子的收获反而会让你惊喜。
1.第一件“无用的事”:玩。
2.第二件“无用的事”:没用的爱好。
3.第三件“无用的事”:读闲书。
4.第四件“无用的事”:体验生活。
所谓的“无用”,做到了极限,也能变得极为“有用”。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孩子人生中一些很重要的变化,可能就是来自这些无用之事。
陪伴孩子成长,我们也要适当放下对“有用”的执着,去做一些无用之事,它并没有那么多恶劣影响,反而丰盈了孩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