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时间又过得很慢,这种对时间快与慢的不同感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有体会。带孩子的每个小时每一天每一周会觉得很慢,可是回过头去看,每一月每一年又非常快,快到很想把时间拉住,让孩子的成长慢一些,可以多陪陪孩子。
儿子要上幼儿园了,但是他不想去。
提前给儿子讲过很多次,幼儿园开放日也带他去体验,还请在幼儿园做老师的朋友来家里和他交流,儿子总算不排斥了。
第一天还好,去的时候很正常,送到教室把儿子交给老师,儿子扭头过来,嘴一撇一撇的要哭,老师摆着手让我们赶快离开。下午去接,看到我们,儿子就忙不迭的从座位站起来,边跑边跟老师说再见。
第二天,儿子说不去了。告诉他爸爸妈妈要上班,儿子说他自己在家,不用管他,他反正不愿去。跟老师联系,老师说不要担心,把孩子送来就好。我听了老师的,拉着儿子就下楼,一路上儿子往后坠着不愿走,我使劲拉住他,拖着往幼儿园去。到幼儿园门口,儿子坐到地上,大哭,不愿进去。周围很多小朋友围着看,家长也围着看。儿子个子大力气也大,摁不住,没有办法,我把儿子抱起来扛在肩膀往幼儿园冲,只想快点把儿子送到教室。儿子挣扎着哭着叫着,一脸的泪,后来一把抓住我的下巴,狠狠挠了一下,抓出一道渗血的印子。不过最后还是把儿子送到了老师手上。
不知道儿子在幼儿园是怎么适应怎么习惯的,自从那次最激烈的反抗后,儿子再没有那样了,尽管可以感觉到有时他也会闷闷不乐,但是还是去了。儿子在幼儿园快乐么?幸福么?那个时候也没有更多精力和心情考虑这些,每天只管把孩子送过去,好像成了一项任务和工作,按部就班。
幼儿园有滑梯,自从儿子习惯上幼儿园后,有时放学还不愿回家,再去滑梯玩一会儿。玩滑梯的小朋友很多,大家叽叽喳喳依次爬上去再滑下来,很热闹。有次一个个子很小的女孩子,可能胆小,爬到滑梯顶端后不敢下来,后面的小孩子就把她挤到一边再滑来下。儿子个子大,轮到儿子时,把女孩子挤得很些,女孩子侧着身没有说话,下面她的爷爷不干了。等儿子滑下来后,他对着儿子大吼,“谁家的孩子?谁家的孩子?”,我走过️去把正不知所措的儿子拉到一边,他又对我大吼,“你没有看到把我孙女挤着了?信不信我现在就揍你”,我对他道歉,说都是小孩子挤着滑,说着把女孩子从滑梯抱下来。老爷子还是不依不饶,越说越气,后来把衬衣解开露出瘦瘦的肚皮,满是皱纹的肚子一鼓一鼓,跳着脚,“你信不信我现在揍你?现在我就揍你!”我再次笑着替儿子向他道歉,边上家长也围过来劝,老爷子总算大度地放开我了。前几年还经常看到那个脾气暴躁武功高强的老爷子在院子散步,这两年很少见到了。
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在儿子去幼儿园这件事上,处理的太粗暴太简单了,应该有更好的办法。当儿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有意无意的争执,总是第一时间批评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道歉。这些做法,可能也不对。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则,也有大致的对错判断标准。在儿子成长过程中,这些事情上总是和稀泥,也会让儿子受委屈,或许,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