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之前给三个小朋友教画画,有一天她们来到我家,茶几上有一盒我刚买的玻璃工艺品,透明的有各种色彩的, 本以为小朋友们会挑自己喜欢的玩,谁知道一眨眼的功夫她们都争抢起来。
原来是因为几十只玻璃小饰品里,只有一只是红色的,小朋友都抢着要玩它。明明其他颜色也漂亮得闪闪发光,可是那只红色的饰品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具备独有一份的“稀缺性”。
我记得MSN曾经出过一大堆短域名邮箱开放注册,可以作为MSN账号使用。虽然现在MSN没有了,我还能作为微软账号登录和使用。域名都很奇特,都是一些@luo.bo,@zi.mu,@shou.si这种奇奇怪怪的域名,而且仅开放了很短的时间,能注册上的都是特殊又尊贵的“人上人”。
当时我明明已经有了一大堆邮箱,七七八八加起来十多个,但为了这个“稀缺感”,当初顶着黑眼圈熬夜,网页一两小时刷不出来也在干等,为了等着注册。其实从结果来看,和其他的账户一样都能用,功能完全不受影响。
古话曾说“物以稀为贵”,所以稀缺性谬误可以说跟人类历史一样古老。专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志愿者分为两组人,第一组给了一整盒瑞士巧克力,第二组只给了两颗,结果第二组的人对巧克力的评价就比第一组要高很多。这一实验还被用来重复实践,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志愿者们都不知道的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志愿者所拿到的巧克力完全一样。
这一“稀缺性谬误”常常被用在销售场景里。所谓的饥饿营销、“限量版”、奢侈品效应,买套餐送赠品,甚至清库存货也会打上一个稀缺标签:“仅今日五折,售完为止”…
其实这些东西,大部分品质也和一般系列或者一般商品无差异,都是商家有意制造的稀缺感,除非你真需求,否则一般只要消费了,就是落入了商家的陷阱。
再来到所谓的稀有珍品市场,什么玉石A货,清朝瓷器,上个世纪产的机械手表,珍贵名画,收藏爱好者愿意花大价钱,就是愿意为了稀缺性买单。还有现在几乎没人写信了,可还是会有邮票的发行,作用不重要,有收藏价值就会有人买。
还有一种和稀缺性相近的心理效应,是那一枚红色的玻璃工艺品,当被一个小朋友抢走的时候,另外没抢到的小朋友都觉得其他那些都没有那只红色的好看和有魅力。这也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莎士比亚笔下两个悲情男女之间的爱情,因为被外力禁止而更加强烈;也是传说中那句:“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失去的才意识到是最好的”一样的道理。(这里有个恋爱心理小技巧:那就是制造稀缺性,和被禁断的爱情往往保质期更长。)
在这里,有且只有一个显性结论:我们在面对“稀缺性”的典型反应,就是丧失清晰的思考能力。
解决办法:那就是面对一样东西时,你要进入理性的深入思考,把自己的真正需求挖掘出来:你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东西,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或者寻求置身事外的人的意见帮助。
还是经过你的三思后,仍然愿意为这样的“稀缺性”付出比其他平常的东西更高昂的代价。我个人认为,这个行为就和“智商税”是没什么差别的。
【END】
蔷薇小姐:思考是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