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积极心理学,化解学生心理危机
——一次心理危机案例的思考
3月9日晚,我认真聆听了新网师2023年春教育热点名家访谈通识课第2讲的内容,课堂上陶新华博士和丁敬耘博士对青春期学生发展的冲突与危机,学习障碍,学习困难的成因,网络成瘾、厌学情绪等问题解决方法,综合治理可以化危为机,促进学生发展,了解心理弹性和心理适应的特征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解说,听后受益匪浅。
那一年8年前的一个新学期初,我刚刚调到这所学校。在一天上午,早自习下课以后,办公室里走了一个男孩儿,中等身材,胖乎乎的看起来非常健壮,但是目光中透露出不是一个小学生该有的愤愤不平。于是作为班主任的小渠老师,忙完了手头的工作以后开始了,苦口婆心的教育,这个男孩沟通,从交谈中得知这个男孩,因为同学不小心,撞到了他的身上,他就对撞他的那个同学大打出手,而且他咬紧牙根说,是别人先撞的他。小渠老师在了解情况以后就去班级,调查其他同学事情的起因,别人下课了,无意冲撞了他一下,于是他就把别的孩子打得鼻青脸肿,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这情况以后就让他在办公室里反思一下,然后就去处理被打的孩子的伤口。
第一节没课,于是办公室里的几个老师就开始了对这个孩子的心平气和地劝说,慢慢地孩子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来,不再有敌对的情绪了。
接着我想告诉他,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平等对待的,想想从小到大教他的有没有对他特别好的老师?于是我问他:“教过你的老师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老师?”
孩子就站在我跟前不远处,我问过这句话的时候,我蓦然然发现这个孩子,双手紧握成拳头,浑身发抖,眼睛瞪得大大的,恨恨地说:“有。”我瞬间惊呆了,赶紧问:“谁呀?”
孩子说:“×××。”我刚刚调到这所学校,自然不知道这位老师是谁,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是我追问:“为什么要恨老师呀?”
只见他满脸通红,浑身颤抖,双拳紧握说:“我上二年级的老师,那次我考到了第5名,老师却没有发给我奖状,明显就不公平!”
听到到这里,我心里暗想:是一个心理多么脆弱的孩子呀!一次奖状的发放,老师也可能有一些,由于他的调皮,也可能分数计算失误,错过了给他颁发奖状的时机,而在这个孩子的心灵中,却成了连续几三年都念念不忘的心结。我赶紧替老师解围:“也许老师看错了分数呀,人人都会犯错误,你不能原谅老师吗?当时就可以直接找老师说明情况呀?”而他却说:“那就是老师错了,他就是偏向那个每次都考第一的学生,他不想给我,说了也没用。”
我和其他的老师赶紧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说起来:“对,显然是这位老师错了,但是老师相信,只要你对老师讲了实话,肯定会还你一个奖状的。”
慢慢地,孩子的心情又平复下来。他的班主任小区老师回来以后。带他去了教室。然后让被打的孩子首先向他道歉,然后他也肯向同学道歉了。
后来听他的班主任说起。在办公室外没人的地方,老师单独和他谈话,说他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同学之间应该团结互助,都应该是好朋友的关系,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打球一起做游戏,多开心呀。他却说,他不需要朋友,只要一个人在家就行。
后来小渠老师告诉我他家的实际情况,让我再次惊呆了!孩子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给别人当装卸工装货装洋葱的时候不小心从货车上摔下来,变成了高位截瘫。慢慢地父亲变得脾气暴躁,看到孩子的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还有干沉重的农活,渐渐变得抑郁起来。经常打骂两个幼小的孩子。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慢慢变得性格孤僻,不与人交往,也变得生性多疑,经常用拳头教训同学。不小心冲撞了他,又不是老师在跟前,他就往死里打。慢慢地班里的同学因为畏惧他,都敬而远之。有一次班主任看到他正拿着板凳要砸同学,班主任老是拦着他,教育他说:“你看同学们不小心把你的东西撞到了地下,你就拿凳子砸人家的头,不疼吗?”
这个孩子随手摸起方凳,死命往自己头上砸去,嘴里还说:“咋啦?就是不疼,不就是这样砸吗?”幸亏老师一把多夺下了他的凳子。这下孩子们更加害怕,如躲避瘟神一样,绕着他走。
于是我和他的班主任小渠老师商定,孩子必须看心理医生了,已经出现了暴力倾向,吐过再不及时化解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第二天一早,妈妈送孩子上学时,来到了办公室,通过班主任的介绍,我和他的妈妈做了沟通,并给他指明了治疗的方法,马上去找心理医生,寻找早点治愈孩子心理危机的办法。同时,和班主任商定,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尽量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及时缓解他的情绪。妈妈也泪流满面,答应忙完手头的农活就带他去看心理医生。遇到问题,他的班主任总是和我们办公室的老师商议,共同寻找化解危机的办法,还好从那以后,孩子慢慢也有了转机,打人的极端事件也慢慢变少了。
今天我聆听了陶新华博士的讲座——《积极心理学与学生危机化解》以后,我再次认真地进行反思这个案例,陶新华博士给我们在讲座中提到的“胡鑫宇事件”和“优秀学生抑郁”乖孩子为什么抑郁了这两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提升,提高学生生活满意度,积极预防,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危机,决不能让“胡鑫宇事件”的悲剧再次重演!
小学生太忙,让学生没有休闲的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而言,大脑发育会受到损害。慢慢地他们就会觉得生活会变得没有意义,产生我怎么会变成没有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了呢的疑问和不自信。
如何能用积极的心理学来化解心中的危机呢?
原来自己只是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处理问题,在新网师学习了专家的解读,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就会帮助我们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
要让学生懂得:“如果从前就是由着自己的意愿生活和发展,会让自己休闲多一点,娱乐多一点,不要只会学习和考试,让自己喜欢的业余爱好发展得更好一些,也许我对自己现在的人生有不一样的看法。”
而那个如今已经高三的优秀抑郁症的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时间改变了,能不能坚持到大学自己都很担心,不过现在还是期待大学有不一样的生活,忙些没有关系,要让自己觉得忙得有意义,否则人活着干什么呢
如何进行危机调试化解呢?
第一, 调整生活方式,加强体育运动之后,定期与咨询师和班主任交流,自己有了许多新想法,对现实不满意的容忍显著增加,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所期待,眼前的无意义感初步告一段落。
第二,在管理中巧用积极提升方法:
1.运用一级提升创造最佳体验——让生活变得美好。
(1)一级提升包括努力建立最佳功能和满意度。也包括通过设置和达成目标来增加理性幸福感。那么提高满意度的途径有哪些呢?
①每日作息;②体育锻炼;③人际交往;④异性交往;⑤家庭成员的交往;⑥学习满意度。
(2)进化的前提是人们在对人类物种繁殖有利的环境中会体验到快乐。相应地,幸福来自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那些导致结成配偶和保护后代的关系。研究显示,幸福来自:
①与共事的人形成安全和支持性的生活单元;
②富饶和能生产出食物的环境;
③通过锻炼"拉伸"我们的身体;
④在工作中追求有意义的目标一级提升。
2.运用二级提升创造高峰体验——让生活尽可能最好。升
(1)二级心理提升发生在人们彼此竞争的情境中。这些"正常竞争"需要参与竞争性竞赛。这些竞赛都有一定的规则,最后,一个人或多个人成为胜者。这些胜利者体验到的高水平的快乐经常被描述为"纯粹的喜悦"。
(2)另一种超越体验涉及目睹他人做事,这些事非常特殊,以至于让人敬畏或感到升华。在这些例子中,如同我们见证了人类最好的一面,这种场景可以引发深切的惊叹和敬畏。收益性受雇也是重要的幸福来源,只要人们对他们的工作满意,他们就更快乐。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工作提供了社交网络,同时允许人们施展才华。
3.积极预防,化解学生心理危机。
(1)管理中的积极预防的方法
①一级预防在身体或心理问题发生之前减轻或消除它们。
②一级预防在问题发生之后减轻或消除它们(心理治疗)
(2)积极预防效果显著
为了理解一级预防的效果,可以考虑德拉克和韦尔斯所做的一项元分析(一种统计技术,允许研究者整合许多研究的结果来发现共同的趋势)的结果。
考察预防方案对儿童和青少年行为和社会问题的有效性,他们发现,预防产生了有效成果,在问题行为减少和能力增加方面,与控制组参与者相比,预防组参与者的状况好转了59%至82%。德拉克和韦尔斯(1997)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巧用积极心理学,化解学生危机,让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