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卧榻之侧你莫睡
第四节 平江南(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朝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将江南胜景描绘的栩栩如生,让人心驰神往!
赵匡胤对江南心动吗?当然!
但事有轻重缓急,一口吃不成胖子!
中国历史上,“江南”这个地域,是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所属的位置,大体属于江南。
南唐是李昪于公元937年建立,五代十国中,南唐相对比较强大,刚开始表现强悍,丝毫没有江南人婉约细腻的作风,张牙舞爪,手伸得忒长。
公元945年,南唐灭了王氏闽国;
公元951年,南唐又灭了马氏楚国,不过南唐没有巩固楚地,被周行逢抢占了。
公元955年至958年,后周世宗柴荣胖揍了南唐三次,南唐从此老实本分了许多。
958年,李璟向后周称臣,去帝号,自称为“南唐国主。”
公元960年,宋王朝建立,鉴于前期后周揍自己的主要打手是赵匡胤,南唐国主李璟知道宋朝也是不好惹的主儿,姿态很低,立即遣使到开封祝贺!公元960年十一月,赵匡胤亲征扬州,胖揍反叛的李重进。
扬州和南唐交界,南唐主李璟怕赵匡胤顺手牵羊,派儿子李从镒到扬州朝贺。
而南唐臣属杜著、薛良乘机偷偷投降赵匡胤,并上呈“平南策”,鼓动赵匡胤乘势扫平江南。
所幸,此时的赵匡胤头脑清醒,战略步骤清晰,谴责杜著、薛良对南唐不忠,将杜著斩首,薛良发配庐州(安徽合肥)。
李璟心头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此后,送礼便更殷勤了。每年的冬至、正旦、端午、长春节都以土产珍异、金银器用、缯帛、茶叶进贡,大宋也有回赐,成为常例。
公元961年八月,李璟病死,李煜继位。
李煜自小聪悟,喜欢读书作文,工书画、知音律,妥妥的一枚文人雅士,做国主实在勉为其难!
李煜先娶了周姐姐为皇后,见周妹妹貌美如花,便尝了一个嫩,和周妹妹搭上了手。周姐姐本来病重,闻讯雪上加霜,不久魂归天外,周姐姐死后,周妹妹上位成皇后。
周妹妹也通晓音律,两人琴瑟和鸣,好不快活!
李煜将国家政事交由门下侍郎(副宰相)陈乔、中书舍人(起草诏书职责,官小权大)张洎处置。
公元971年十一月,李煜派遣弟弟李从善到开封进贡。赵匡胤加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赏赐府第,留在京师。实际形同扣押。
李煜上表请求让李从善回江南,赵匡胤回答得很客气,却不放行。此时南汉已经收复,李煜一下联想到了很多,心里产生恐惧。
李煜上表赵匡胤,请求将“唐国主”改为“江南国主”,“唐国印”改为“江南国印”,赵匡胤一一准许。
李煜还怕做得不够,又贬损国内制度,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为司会府,御史台为司宪府,翰林院为文馆,枢密院为光政院,国内的封王全部降格为国公,但求赵匡胤心满意足!
赵匡胤会满意么?
佐料:李煜作为文人,他是大师级别,众所周知。
李煜同时也酷信佛法,他用宫中的钱,特意招募人做僧侣,以至于都城的和尚近万人,这些出家人的给养全部由官府提供。
李煜退朝后,和周皇后一起穿僧袍,诵佛经,跪蒲团,虔诚万分,手脚成茧。
赵匡胤听说李煜这个偏好,专门选拔能言善辩的少年,到南唐见李煜,和他谈论佛教性命轮回等理论,李煜大加赞赏!说这少年是佛祖投生!
从此李煜对治理国家及守御边境之事都不甚在意!
赵匡胤善于使用间谍,这也算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