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
前几天有位友友希望我能写一点如何写作的文章,我的感受用郭德纲的话来说就是:诚惶诚恐,实在是友友太捧了。真没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有多好,就是一点业余的爱好。不过既然答应友友考虑考虑,总得有个回应,不能就这么默默无闻地混过去。因此只好写点东西搪塞一下,借机分享一些自己在写作上的心得,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自从我决定开始尝试写作以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自己一个人写,唯一的读者就是我自己。我没想着要给别人看,因为我主要是想从写作中找到那种创作的乐趣,这种乐趣是自斟自饮,自得其乐,跟别人没什么关系。
写了一段时间后,我把写的小说发到了天涯上,结果阅读量少得可怜,回复更是个位数的。这让我特别受挫,怀疑自己写的东西根本就是垃圾,也曾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但是后来我问自己:你到底为了什么写作?最后我的回答是:为了圆自己向往已久的那个写作的梦想,为了享受写作带来的乐趣,为了在老了之后能有一些供自己回味的东西。
这些跟别人的关注和回复有关系吗?没关系!
因此还是接着写吧。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是每天七点半到公司,在九点上班之前,先写随笔,一般都是对我前一天心得的记录,然后写一段小说,那是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惬意特别美好的日子。看着一个个人物按照我的想法讲话做事,谈情说爱,很多现实中的遗憾让他们在文字中替我完成,真实的缺憾似乎都变得不那么令人难受了。每次写到得意的地方,我自己都乐不可支。
很多人觉得写作很困难,感觉很痛苦,很难坚持,那么最好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写作?如果你在写作中在日更中体会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快乐,如果只是为了日更那个单纯增加的数字,那还是再好好考虑考虑吧。
至于想通过文字变现,我只能说这条路不是完全走不通,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会让你失望的。想要坚持下去实现发财梦,没问题,那就继续坚持,不过最好先做好每天痛苦地要死却依然看不到希望,心灵长期备受折磨的心理准备。
对于我来说,写作纯是为了娱乐,事实上它现在已经变成我最大的乐趣和寄托之一。比起刚开始的时候,现在的写作思维似乎更加顺畅了一些,脑子里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不像之前还要冥思苦想很久才能想出来写什么。虽然跟专业的作家比起来还是差得太多,但并不能影响我享受创作的乐趣。
当初发表第一个帖子的时候,也是只想单纯地找点乐子而已,虽然在天涯遭遇了打击,但在简书竟然有那么多的友友喜欢,让我在开心之余也变得更有信心更敢写了。但是不管怎样,内心那份对写作本身的热爱和写作本身带给我的快乐才是我坚持下来最根本的原因。
一开始构思情节总担心和现实扯上关系,总怕别人看了会问:“这是不是你的亲身经历啊?”“你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人啊?”总怕引起别人丰富的联想,仿佛自己内心的秘密别人看穿了,有些战战兢兢。
有一天闲着没事,又把《围城》拿出来复习了一遍,又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作才子小说。可是这一次更加触动我的却是《围城》的后记里杨绛先生写的一段话:
“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
创造的故事往往从多方面超越作者本人的经验,要从创造的故事里返求作者的经验是颠倒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经过创造,就好比发过酵而酿成了酒,从酒里辨认酿酒的原料,也不容易。”
这些话让我茅塞顿开,更增加了我创作的勇气。其实写作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力,是要从现实的经验中创造出新的打动人心的东西。就像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那么精彩,可是书里的故事他当然是没有经历过的,他只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思想和理解用天才的想象力包装成精彩的虚构的故事而已。
因此创作没必要担心别人会按图索骥联系到作者身上,这纯粹是作者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而已。只是所有的作者都不会满足于只是通过创作自娱自乐,他们还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别的人,并且希望能从别人对自己作品的反馈中获取认同,或者得到新的灵感。
至于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创作,我的经验是从现实出发,结合自己对现实中一些新的想法来构思新的情节。
比如《那些年的我们》里,有段故事是曾祥宇他们几个人去菜地里偷萝卜。在现实中,就是我上初中时有一天晚上太饿了却没啥可吃的,就跟我同桌一起到旁边的萝卜地里面拔了一个萝卜分着吃了。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但在我当时的心里,却总想着如果能和我喜欢的女孩子一起来拔,那该多幸福啊!
跟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一起拔萝卜这件事在我的脑子里已经想象了很多遍,存在了很多年,在写小说的时候,顺着这个想象,我设计了小说里拔萝卜的那些情节。现实中没有发生的事情,却在脑子里发生了,用文字把它写下来,其实是个顺理成章、熟极而流的过程。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肯定遇到过无数的事情,也肯定引发过无数的联想和想象,这些现实的和非现实的东西其实都是写作的源泉。我们所要做的,是把这些想法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不仅能让自己看着舒服,也要能清晰地传递给别人,最好还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我想每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都是需要具备这种能力的吧。
不管是现实中发生过的事情还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在我们的脑子里都只是以一种抽象的念头存在着的,把这种抽象的念头转变为具体文字是一个从事写作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即便天生不擅长,通过后天的锻炼也能达到相当的高度。
我觉得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两方面,一个在于他们脑子里抽象的念头是各个不同的,也就是作品的内容和思想不同。另一个就是他们把自己的念头转化为文字的方式和力度是不同的,也就是文字的风格不同。
内容和思想跟一个人的性格,经历关系非常大,很难说怎么获得。如果真有途径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阅读。读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书,从中获取不同的知识,思想,经验,并把它们跟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想结合,这些都是写作必备的原材料。
文字风格方面,有些文字深沉晦涩,有些文字浅显易懂,有些文字朴实,有些文字华丽,就像读鲁迅的《朝花夕拾》跟读钱钟书的《围城》,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至于哪种文字表达方式更好,没什么统一的标准,就像有人喜欢吃甜有人喜欢吃辣有人喜欢吃酸一样,口味不同,对文字的感受能力也不同。
但有一点应该是相通的,就是作者的文字必须要能很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和情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说明文字的功力还需要进一步磨练,而这种磨练对于一个想要成为作家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审视自己,是不是所写的文字让自己的能力往这个方向上更近了一步,哪怕只是极为微小的一步也可以。
因此对于那些喜欢写作并且喜欢日更的友友们,我想说一句,如果日更只是让自己的文字字数更多,却没有在写作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提升,那么就要好好审视一下,是不是自己写作的方法和思路出了问题。如果真的有问题,不如先把完成日更任务放在一边,好好想一想怎么能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达得更清晰明了,哪怕为了这句话花费了一天两天甚至更多的时间,也比单纯地堆砌文字而不考虑堆砌出来的文字到底是个什么形状要好得多。
最后说说修改。我每次写完初稿之后,至少要从头到尾看三遍。错别字,标点符号尽量找出来,然后逐字逐句地斟酌、修改内容,该删的删,该补的补,一定要做到这句话在自己读来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字可以用别的字替代为止。
草稿就像毛坯房,修改就是装修,要把之前的那些毛毛糙糙的东西全都修饰得整齐精致,残渣、碎料、灰尘什么的能不要的全都去掉,不要害怕文字变少了,文章的好坏从来不是拿文字的多少来衡量的。
至于整体的框架结构我反倒很少改,这东西是故事的基础,一旦确定之后最好不要随意变动,这是伤筋动骨的事情。否则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改出来的东西很可能跟你最初的设想相去更远,那还不如重新写个新的故事算了。
当然小的结构改动还是可以的,这个度需要作者自己把握。
总之,我觉得写作其实是个非常个人甚至私人的事情,先要搞清楚你到底想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然后再按照你的目的确定努力的方向。最重要的,还是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不要轻易被别的东西影响,坚持做好自己想做和该做的事。
我不敢说你做到这些就一定会成功,但我想你一定能从这中间体会到写作所带来的快乐,虽然过程有可能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