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的力量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原本是一个美国普普通通的宅男、大懒虫,但是他为了改变自己,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并拿自己做实验,他发现微习惯策略比他用过的一切习惯策略都有效,于是便有了这本书。从2012年开始,他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两年后,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他养成了好的读书、写作和健身的习惯,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目标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比如,你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做1个,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30个字,把每天保持记日记缩减成每天记一两件事。

  为什么微习惯会起作用

1.阻碍习惯养成的两大阻力

无法开始行动,缺乏勇气和动力

无法坚持下去,缺乏意志力

2.微习惯如何突破两大阻力

微习惯更容易开始,因为目标足够小,小到不可思议,因此让我们不会害怕开始。

微习惯更容易坚持,因为目标足够小,所以只要多做一点点,就会超越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没有坚持的压力,也就反而能坚持下去。

  大脑运作规律决定

大脑往往是抗拒改变的,但是微习惯采取一个小到不可思议的目标,只消耗极低的意志力,让大脑以低成本启动。大脑还没来得及对这个行为产生抗拒的时候,行为就已经发生了。

一旦启动一个行为,比如做一个俯卧撑,就很有可能继续下一步行动,完成额外的环节。

微习惯的螺旋状激励机制,会推动我们一点一点行动,增加坚持下去的惯性,提升习惯能力。

第三、怎样应用微习惯

1.八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一个微习惯,制定每天的计划。

第二步,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即带来的好处。

第三步,明确微习惯的时间安排。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微习惯达成以后用奖励来提升自己坚持的动力。

第五步,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2.三个关键点

微习惯的目标设置技巧:要把习惯目标缩小,小到不可思议为止,只有小到不可思议,才会让大脑认为它真的毫无威胁。如果你不确定用多小的习惯来培养,那就选择更小的那个,这是微习惯应用的第一个技巧。

微习惯的替代奖励机制:对于大脑来说,有回报才会更愿意去重复一件事,而微习惯还不能导致真正的身体回报的时候,那么人为设置一个替代的回报来欺骗大脑。

如何判断习惯是否养成——

作者认为有几个信号:可能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对某件事习以为常,到时间就会主动去做;除非紧急情况,养成的习惯会自觉坚持。

  学习了《微习惯》后很有启发,于是我也开始尝试,看电视的时候告诉自己,做一个哑铃臂屈伸吧,很多时候就能不知不觉锻炼上半个小时。

  跑步的时候告诉自己跑一百米,也能跑上好几公里。接下来我要每天学习得到上的内容后记五十个字的学习笔记。

  微习惯是个很好的习惯,我会慢慢实践下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并坚持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一个动作 有个朋友,中等个,不算瘦,有点肉肉,但是无论站立还是坐着,总是腰背挺拔,不光赘肉都收起来了,身高也显...
    4d67e06828ce阅读 583评论 1 2
  • 第一次写就这么多(先不论好坏),这不仅仅是微习惯的力量,也许自己的内心也在偷偷的“骚动”吧!! 最...
    改变改变改变阅读 338评论 0 0
  • 如果对一个人说:每天让你坚持做一个俯卧撑,很多人会觉得太简单了。有些时候会不屑于做。认为缺乏挑战性!反而给自己制定...
    祥祥布鲁斯阅读 571评论 0 0
  • 不知道在国外有没有学区房这个概念。 也许这是一个中国特色吧?! 也许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超过世界上...
    一叶茶阅读 271评论 0 2
  • 爬山虎~看见这仨字,脑海里是否出现的就是夏日里那一幕幕郁郁葱葱的绿墙,油绿与清凉同在! 夏日风过,叶浪层层叠叠泛起...
    羚羊拐弯阅读 294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