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卷上6道端诗解2以正措国仁义忠信
题文诗:
本出一人,故谓之天,莫不受命,不可为名,
故谓之神.至神之极,见之不忒,不忒真情,
胸怀不惑,务正一国.一国之刑,具在于身.
以身老世,正以措国,服义行仁,以一王业.
仁者君操,义者君行,忠者君政,信者君教,
圣人也者,君之师傅.君道知人,臣术知事.
临货分财,使臣知仁;犯患应难,使臣知勇,
受言结辞,使臣知辩;虑事定计,使臣知智;
理民处平,使臣知谦;宾奏赞见,使臣知礼;
用民获众,使臣知贤;出封越境,适其绝国,
使臣知信;制理天地,御使诸侯,使臣知圣.
夫仁之功,善与不争,下不怨上;辩士之功,
释怨解难;智士之功,事至而治,难至而应;
忠臣之功,正言直行,矫拂王过;义臣之功,
存亡继绝,救弱诛暴;信臣之功,正不易言;
贞谦之功,废私立公;礼臣之功,尊君卑臣;
贤士之功,敌国惮之,四境不侵;圣人之功,
定制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
明达四通,内有揆度,有以量人,情怀宇内.
【原文】繁体
本出一人,故謂之天,莫不受命,不可為名,故謂之神。至神之極,見之不忒,匈乖不惑,務正一國。一國之刑,具在於身。以身老世,正以錯國,服義行仁,以一王業。
夫仁者,君之操也,義者,君之行也,忠者,君之政也,信者,君之教也,聖人者,君之師傅也。君道知人,臣術知事。故臨貨分財使仁,犯患應難使勇,受言結辭使辯,慮事定計使智,理民處平使謙,賓奏贊見使禮,用民獲眾使賢,出封越境適絕國使信,制天地御諸侯使聖。夫仁之功,善與不爭,下不怨上,辯士之功,釋怨解難,智士之功,事至而治,難至而應,忠臣之功,正言直行,矯拂王過,義臣之功,存亡繼絕,救弱誅暴,信臣之功,正不易言,貞謙之功,廢私立公,禮臣之功,尊君卑臣,賢士之功,敵國憚之,四境不侵,聖人之功,定制於冥冥,求至欲得,言聽行從,近親遠附,明達四通,內有挾度,然後有以量人。
【原文】简体
本出一人,故谓之天,莫不受命,不可为名,故谓之神。至神之极,见之不忒,匈乖不惑,务正一国。一国之刑,具在于身。以身老世,正以错国,服义行仁,以一王业。
夫仁者,君之操也,义者,君之行也,忠者,君之政也,信者,君之教也,圣人者,君之师傅也。君道知人,臣术知事。故临货分财使仁,犯患应难使勇,受言结辞使辩,虑事定计使智,理民处平使谦,宾奏赞见使礼,用民获众使贤,出封越境适绝国使信,制天地御诸侯使圣。夫仁之功,善与不争,下不怨上,辩士之功,释怨解难,智士之功,事至而治,难至而应,忠臣之功,正言直行,矫拂王过,义臣之功,存亡继绝,救弱诛暴,信臣之功,正不易言,贞谦之功,废私立公,礼臣之功,尊君卑臣,贤士之功,敌国惮之,四境不侵,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内有挟度,然后有以量人。
2陆佃-鹖冠子注:
本出一人,故謂之天。 無二上也。
莫不受命,不可為名,故謂之神。 妙萬物而為言也。
至神之極,見之不武。一作或。 契此道者,豈有差哉。
匈乖不惑,務正一國。 災變之至,無所怛惑,姑以天下大理考正吾國之失而巳。豈曰天之有某變也,以我為有某事而致也哉。
一國之刑,具在於身。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以身老一作考世, 以救於世而老。正以錯國,服義行仁,以一王#28業。
夫仁者,君之操也;義者,君之行也;忠者,君之政也;信者,君之教也;聖人者,君之師傳也。君道知人,臣術知事。故臨貨分財使仁,犯患應難使勇,受言結辭使辯,慮事定計使智,理民處平使謙,賓奏贊見使禮,
賓奏言檳,贊見言詔。《記》曰:禮有檳詔,樂有相步,溫之至也。
用民獲眾使賢,出封越境適絕國使信,制天地、御諸侯使聖。 因任之道,此其大略也。嘗試論之:古之明王無為而用天下也,豈特使仁、使勇、使辮、使智、使謙、使禮、使賢、使信、使聖哉,雖天刑人僇之餘,尚無棄者也。故戚施直縛,還條蒙嘐,侏儒扶盧,矇映脩聲,聾者司火,眇者督繩,劓者抱關,刖者守囿,單瘠跛躋以實裔土。夫如是,故上無遺事,下無棄才。三代之所以安且久者,用此道也。雖然,知所使仁而不知其仁有大小,知所使知#29而不知其智有遠近,未可也。故曰:孟公綽以為趙魏老則優,而不可以為滕薛大夫;雍也,可使南面;赤也,可使與賓客言也;求也,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由是觀之,則此書所云,亦因任之大几而已。《莊子》曰: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因任如此,然後可以原省。故下文云。
夫仁之功,善與不爭,下不怨上。辯士之功,釋怨解難。智士之功,事至而治,難至而應。忠臣之功,正言直行,矯拂王過。義臣之功,存亡繼絕,救弱誅暴。信臣之功,正不易言。貞謙之功,廢私立公。 《韓非子》曰:自營為ㄙ#30,背私為公。
禮臣之功,尊君車臣。賢士之功,敵國憚之,四境不侵。聖人之功,定制於冥冥,求至欲得,言聽行從,近親遠附,明達四通。 由是而上至於冥冥,聖人之任也。
內有挾度, 操以為驗,所謂道揆者是也。
然後有以一本無然、以二字量人。
無節於內,觀物弗之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