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丰五年,长江岸边的湖北黄州赤壁,我们的大诗人苏轼被流放至此,面对滔滔江水,他如此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成为千古绝唱。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赤壁并不是三国时的赤壁古战场,而我们所熟知的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恰恰是写于苏轼仕途最为失意的时期。
人生就像巧克力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三年前曾经享誉文坛、名震汴京的苏轼,在湖州知州任上,曾向皇帝作表谢恩,但他的文字,却被王安石手下的改革派拿来断章取义,污蔑为讽刺新政,因此,苏轼被遣调回京,关押在御史台等候调查处置。落满乌鸦的御史台,又称为“乌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在被羁押了103天后,苏轼因为大宋“不杀士大夫”的组训,保住了脑袋,被贬到湖北黄州担任毫无实权的团练副使,虽然胸中的苦闷和不甘日日夜夜席卷而来,但苏轼却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游历赤壁,做一词两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引来了无数点赞收藏投币,垦城东一坡,觉得还是种田适合自己,自此“东坡居士”成了北宋文学史上的大IP,更重要的是,除了创作和当官以外,苏东坡还解锁了他的新技能,那就是——吃。
在下东坡——一枚吃货(东坡不想理你,并向你扔了一个东坡肉)
在黄州,吃货东坡便进入了“自笑平生为口忙”的状态,他在长江摸鱼,到西山中做饼,城郊的野菜、市场上的猪肉,他一个也不放过,甚至写下了诗文留下了菜谱,从料理江鲜的《煮鱼法》到调制菜羹的《东坡羹颂》,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记载了“东坡肉”做法的《猪肉颂》,在宋代,从宫廷到民间,羊肉才是最主要的肉食,猪肉不受人待见,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但在苏轼的推动下,猪肉开始登上大雅之堂,到了明代,东坡钟爱的猪肉,终于成为了中国最为泛用的肉食,直到今日,东坡肉这道名菜还在整个东亚世界享有盛名,只不过,在料理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东坡即是(不为天地囚,不为光阴囿。腹满即是足,须臾亦自流。傲岸逐佳肴,俗事何足扰。名宿谓之日,魂医灵丹药。)
假如苏轼穿越到现代,绝对是粉丝百万的美食UP主!想一想东坡满脸笑意的切肉说,东坡肉应该是这么做的: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一边打开煤气灶一边念叨,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摸摸他的小胡子,说道:老夫亲手做的东坡肉,千金一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的一生几经大起大落,刚刚从黄州被赦免回京,他又得罪了司马光的保守派,被流放到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之外的广东惠州。天气炎炎阴雨连连,在广东罗浮山下的庭院中,素喜好甜食的苏轼,麻利的扒开荔枝的红衣,他一颗接着一颗,就算此时的他犯了痔疮也是面无惧色,然而一骑红尘之后妃子不一定会笑,能大啖荔枝也不代表幸福指数高。当时的惠州,瘴气弥漫、疾病多发,身为谪官的苏轼薪俸微薄,因为不服水土缺少医药,多年患难与共唯一留在他身边的爱妾朝云香消玉损,苦闷是苏轼这一时期的主题,穷、病、惧三座大山几乎压垮了这个还没来得及油腻的中年男人,但即便在这人生的最低谷,他在某个方面的兴趣,依然支撑自己坚强的活下去,那不用多说,就是吃(虽然现在这个家里的人只有我一个,可是也要好好吃饭)。在惠州,除了荔枝之外,至今流传着苏轼自创“羊蝎子”的故事,当我们在羊蝎子馆大快朵颐时,也许很难体会,苏轼在近一千年前拖着病躯默默啃食羊脊骨一整天的心情,等到这一切风轻云淡之后,就只剩下他笔下那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而已。
在线直播羊蝎子做法请在B站搜索《历史那些事》第一集为您倾情呈现。(手动滑稽)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已经六十六岁高龄,这一年他终于得到赦免,得以返回京师,在北归路上,有画师为他作了一幅画像,这时的他,抚今追昔,已决宠辱不惊,无怨无悔,他为自画像题写了诗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当初来到惠州三年后,一纸诏书又把他贬到了更为荒远的海南儋州,在当时流放海南,是仅次于处死的极刑,刚来到海南岛,生活条件及其恶劣,没有肉吃,(震惊!因为太过饥渴,大文豪苏东坡竟然做出这种事,他将黑手,伸向了岛上的野生动物)好在他的野味探索没有白费,很快便发现并迷上了海南真正的美食——生蚝,他惊叹“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并一本正经的修书给儿子,让他千万不要公开海南生蚝的秘密,因为他担心朝中士大夫知道了,会跑来海南跟他抢。(2333333,父子二人的小秘密),谪居海南三年,苏轼才得以归还,在为自画像提诗之后,他在常州一病不起,黄州惠州儋州,成了他的辞世之句,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平静地对三个儿子说,吾生无恶,死必不坠。他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他看到了赤壁的怒涛,岭南的荔枝林还有海南的苍凉落日,苏轼是词人,是政治家、书法家,但要用他自己的说法,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一个“老饕”足以概括自己的一生,他屡遭贬谪的一生,是悲苦的,但他却在所到之处,用当地的美食装点了人生,用能够企及的食材,温暖了生命的苦难,他在悲剧的人生旅途上,绽放出了不一样的烟火,也为今天中国人的餐桌,增添了几道不寻常的美味!
以上文致敬天性洒脱的吃货东坡先生
来自作者的话:我不是这些文字的创造者,我只是文字的搬运工,记录美好而有趣的故事,侵权致歉,希望与您共同分享历史趣事,以上文字多数来自于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码字不易,请动动小手点个赞吧,小礼物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