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读名著:《水浒传》之学生读后感07

            《水浒》中的酒文化

        武汉市旭光学校801班    常雅

        在《水浒传》中,酒可谓是无处不在,几乎每一章回都可见酒文化。

      我的印象中,《水浒传》里的人物都是把酒当作了茶水喝,而大街小巷皆可见卖醒酒汤的摊子。

      《水浒传》中的酒种类不一,有浑白酒,有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玉壶春酒,有“出门倒(透瓶香)”酒等等。“出门倒”酒算是书中最有酒性的酒,它是“武松打虎”前武松在“三碗不过冈”的酒店里喝的酒。喝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喝,一种是烫了喝。在现代,我们无论喝什么酒,都是瓶装现成的,并且没有谁会去把酒热了喝。这或许就是古代的酒文化与现代的酒文化的外在区别。

      在精神层面上,《水浒传》中表现了酒文化的多样化。书中常常会有主人迎客人的情境,例如梁山泊头领王伦接待晁盖、吴用等人,或是普通百姓家接待客人,饭桌上自然少不了酒,要不该如何表达自己对客人礼貌、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呢?宋江在江州虽然是个配军,却在吟反诗前过得逍遥快活。因此一次在浔阳楼喝醉了酒,心血来潮地作了反诗,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在结婚、入寨时,寨主便会邀请众人吃庆喜筵席,展现出了众人的欢快惬意及祝福。犯人被刺配到其它地方时,路途艰辛,一者是犯人身上有伤,二者是路况不好,天气恶劣,这无论是给犯人的身体还是精神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时候,犯人最需要的就是酒。酒,消除了人的困倦并且修复了人的心灵创伤。

      一个时代,哪怕社会再黑暗、腐败,也不可无文化。而《水浒传》描写的时代,就具备着它独特的酒文化。


          《水浒》中的兵器

武汉市旭光学校801班  夏琰乘

      水浒中吸引人的不只是一波三折的剧情,还有英雄们手中各式各样的武器。

      梁山上一百八好汉,大多武功高强,还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兵器。

      比如大刀关胜,他是战神关羽的后代,用的也是关羽传下来的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重三十多公斤,与姚明差不多高。这样的兵器拿到战场上杀敌如麻,令敌人闻风丧胆。

      吕方是吕布的模仿者,他用自幼学方天画戟。方天画戟就像一般的长枪,不过枪头两边有月牙刃,而且柄更厚实。整个方天画戟达二十四斤,长一丈二,属于重型武器。方天画戟进可摧大盾,退可抗大锤。吕方舞方天画戟如鱼得水,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比吕方的方天画戟更厉害的是石宝的劈风刀。石宝是反派方腊的大将,他的劈风刀可以轻松斩断五层护甲。在战场上,他用劈风刀腰斩数名好汉,还砍断了吕方的方天画戟,令梁山队伍损失惨重。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张青、孙二娘夫妇给武松的一对镔铁雪花纹刀。据说这镔铁是中东传过来的,俗称大马士革钢。这种钢材制造工艺复杂,做成刀则锋利耐用,花纹自然形成而且精美。原来中国有人照葫芦画瓢制作过,不过技艺很快失传了,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制造大马士革钢了。而武松的那对刀,正是此铁所造。施耐庵描写的很详细,说这对刀在半夜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大概是此刀怨气太重所致。

      施耐庵永远想不到,在三四百年后,不会有人拿着冷兵器上阵杀敌,取而代之的而是精密高效的热兵器。热兵器威力巨大:枪的小口径子弹打出去会撕裂人体,在人体翻滚,导致大出血,伤口感染,而一般步枪口径子弹能直接打穿人体,大口径子弹还能打穿混凝土墙壁;75mm的迫击炮群能把欢乐谷夷为平地,150mm直径的炮弹打过来能轻松炸倒一座大楼;生化武器让一个小区的地方寸草不生;导弹飞过来甚至能让一个城市生灵涂炭。最好的例子不过是伊拉克和叙利亚了。

      战争的成本越来越大,人们小打用枪炮,大打用导弹,国家一下子就能打回到解放前。比如二战时美国政府征收公民的衣物做降落伞,英国向人民收废铁做坦克,实在是令人唏嘘。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之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