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教我乘“轻轨”
十年前,儿子在重庆成家立业,住在3号线附近——山顶道国宾城。在2015年国庆节,儿子邀请全家人来重庆游玩。我们观赏了天朝门夜景,参观了红岩博物馆,游览了观音桥购物步行街。无论去哪里,都离不开乘“轻轨”。儿子说:“重庆的轻轨很有特色,很方便快捷,你们坐得多了,就会体会到。”
儿子说的“轻轨”,是当地人的口语化俗称,其实就是地铁,更准确地说是轨道交通。可是重庆的轻轨和北京的不一样,轻轨有时在地下奔跑,有时在地上奔驰,有时在空中飞奔,所以,这是口语化成轻轨的缘故吧。
到达重庆的第二天,儿子就迫不及待地带我去看皇冠大扶梯。我们坐3号线轻轨,到两路口站下车。出站时乘坐电梯而上,令我非常震撼,我从没见过这么长的电梯,有一百多米长,回头向下望去,还真有些恐高。儿子说:“这是亚洲第二长的一级提升坡地大扶梯,总长112米。”回来时,我们换乘2号线轻轨,行驶到李子坝那一刻,我们观看到轻轨穿越大楼景观,风驰而过,名不虚传,是重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儿子说,他工作很忙,没时间陪我们游玩,就教我咋导航,咋买轻轨票,咋乘轻轨,学会了以后自己就可以出行。他细心地说:“千万别坐反了方向,那就是背道而驰,离家更远了。”开始我以为,轻轨上面的站号,从小到大就是向前去的方向。儿子说:“哪不是,乘轻轨去的方向,要看颜色,灰色的站名是已经走过去了,如果你乘坐的站名没在灰色标记里,那就对了。记住3号线是蓝色,2号线是绿色,1号线是红色,每条线路颜色都是不同的,但是走过的线路都是灰色的。”儿子耐心地教会了我坐轻轨,我心里特高兴。
每天送小孙子上学后,我就试着坐轻轨在市里转悠。一天回到家才发现,忘了带钥匙,进不去门,打电话告诉了儿子。儿子说他那有一把钥匙,他工作忙离不开,让我去拿,也看看我会不会坐轻轨。儿子告诉我,出了国宾城北门右拐,到郑家院子坐3号线轻轨,坐两路口……我没等儿子说完,立即回答知道了,坐两个路口就到了。儿子着急地说:“你听我把话说完,不是坐两个路口,两路口是站名,坐到两路口,还得站内换乘5号线到石桥铺下。”原来是这样,我终于明白了。这一次,我一路轻松地到达儿子的单位,儿子在5号出口等我。儿子见到我很高兴,说我学得挺快,自己都会坐轻轨了。
一天晚饭后,儿子带我去看轻轨。我们散步向东走十几分钟,来到了大桥下,天边一片彩霞彤红彤红的,这时一辆轻轨从地下由小到大,飞奔而过。过了一阵,又一辆轻轨从高架桥上,轰隆隆地从东向西奔驰而来,又渐渐地远去,消失在彩霞中。儿子告诉我,这里是3号线轻轨唐家院子站,轻轨行驶到这里,从地下钻出或者钻入地下。我感到重庆的轻轨真奇妙,能上天,能入地,绝!
儿子教会了我乘轻轨,一起见证了重庆轻轨的发展。如今重庆轨道交通线路已有十条,有的还在开发建设中。我们全家人皆为重庆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线到网,取得的巨大成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