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历史运动的变幻浪潮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仅仅如同那海水中被裹挟的鱼,不同是,有些人是鲸鱼,他们充当了革命领袖和权贵的角色,可以暂时引领潮流的方向,某些 情况下,潮水的反复也是由他们引起的。可是,他们毕竟是少数的一部分。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我们仅仅是小鱼小虾,在那里使劲普通了一阵子,然后就很快被淹没了,然后归于沉寂。在极端的情况下, 我们可能还没有对这幻变产生任何的清醒的意识,浪头就已经涌了过去,生命的呐喊不曾萌芽就悄然消逝了。
我们人类毕竟不同于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我们早就已经从自然中摆脱出来。如果我们也仅仅是像狮子那般,捕猎、饱腹、躲阴凉,继而等待下一个饥饿,如此循环与人的理性背道而驰。我们会思考,会反思,我们要为自己的存在和行为找一个充足的理由,这当然不可能止步于衣食的简单满足。若如此,那么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间战争中死亡的数字动辄上万乃至数十万的该是多么的乏味。如今的我们,在光亮的客厅中,说说笑笑,却不曾体会那些人的心理活动,除了吃喝,他们就不会有别的联想么?
我不想讨论自然的残酷,我只关心人类彼此间的相爱相杀。
真正能够彻底、清醒反思人类本身的人是少的,有革命理想的人终究也是少的。多少生命都是在盲目中从出生奔向了死亡。当解放的号角吹响时,政治斗争的双方就与棋盘上的棋子一般,你无须问我冲锋的动力来自那里,勇气是谁的恩赐,或许,它仅仅是将军们的一个命令而已,一众小鱼小虾被鲸鱼吞没。
远逝的战争尘嚣尚未归于静寂,新的纷争已经酝酿开来。当下的多元世界中,人类彼此间的异见是不争的事实。政治家与阴谋论的人,仍然在编织着人权、自由、正义的谎言,企图用武力这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所有的认识的偏见。我们不得不承认,运用现代化的子弹、炮弹等去抹杀那些有灵魂和追求的思想肉体效果非常明显,没有躯体的支撑,那些不安分想法就会烟消云散。极端的压榨,可以把意见压榨进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任由他们生灭。
人类生存于地球上,与其他动物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幸福有着最原始的追求。动物们活着,除了简单的饱腹、有限的安全、零星的娱乐之外,不大可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我的意思当然不是动物们仅仅是在地球上混吃等死,它们当然也有基本情感需要,心理层面上,家养的宠物们,拿 小狗来说,也是迫切期待每一天的户外散步、撒欢的。人类的需求则比动物们的需求高的多,人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幸福!而幸福究竟是什么,可能一百个人就有一百零一种答案。
幸福是伦理、道德上的最高级的自我满足。人的自我满足,有些时候很简单,有些时候却又非常复杂。有些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倍感幸福了,如果加点小酒,甚至直接到达了人生的巅峰。这些人,部分是经历了过多的失望和欲望的残碎,他们已经早早适应了满足。有些人则不然,虽锦衣玉食,仍然感到压抑痛苦,这种截然不同的生命体验,似乎在无形中就把人分成了不同的类。所以,幸福,终究还是依赖自身的自我满足的。
我们翻开托尔斯泰的《安娜卡里尼娜》,开篇就直接道出了一个真谛: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有各种各样的不幸。美丽的安娜过着上流社会的奢靡生活,但她内心痛苦,缺爱,她生不如死。所以,她要做一只飞蛾,扑向烈火。而小小的农场主列文,仅仅是单调的农场生活就让他倍感幸福环绕。于是,我们又能够断言,幸福绝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吃穿满足和社会生活中的片刻幸运,它是精神上的持久满足感,这种满足是道德的、伦理意义上的卓越体验。
记得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街头访谈的节目,主持人随机提问路人:你幸福吗?根据播出的效果来看,我们周围的人的幸福体验是比较充沛的。无论是大妈还是小伙子,有腼腆的,有热情的,都出于一种幸福的状态之中。可是,假如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节目是否有筛选的过程,这倒也是颇为值得我们观众反思和质疑的。我们不能无端的怀疑,反而是现在,此刻,随着直播技术的普及,关于幸福的调查才显得更有说服力。
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哲人的名言仍然在耳畔回响着,所以,作为小鱼小虾的大多数我们,才更应当时时拿幸福的尺子来量一量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个人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是仅仅停留在纸醉金迷的个体无尽攫取上,我们这个短短几十年的生命意义又在那里,幸福视角的朝向是不是在人生正确的航向上,这个问题,是值得自我提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