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44787062
。。内容简介。。
《望春风》出版后,引发的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的困惑与忧虑,余波犹在。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将这些问题带入现代小说史的脉络中思考,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讨论一百多年来社会、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变革,由此形成这卷生动的文学讲稿——《文明的边界》。
本书聚焦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与美国作家麦尔维尔。从《没有个性的人》《暗夜行路》至《白鲸》,格非带读者穿梭于文学的森林,去拜访这三位不安的现代隐士。
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强烈质疑和反思,是19世纪以来所有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这卷文学讲稿,以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居间者之视角,发出叩问:究竟什么是现代文明的边界?它到底要将我们带向何方?
。。作者简介。。
格非,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中国当代作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望春风》、《月落荒寺》等,中短篇小说《褐色鸟群》《迷舟》《相遇》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博尔赫斯的面孔》《小说叙事研究》《文学的邀约》等。
。。短评。。
#
格非老师的功力在于,单凭课堂讲稿,就让我对志贺直哉这个小说家兴趣甚浓。
#
很少读到一部文学讲稿,讲述几位作家作品,洋洋大观中却能集中一隅,聚焦同一个主题。这本书首先打动我的就是主题,从三位由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作者出发,讲城市,讲现代文明,讲每个人成为被信息海洋包围的孤岛,此刻的孤岛不是源于匮乏交流,而是由于过剩的知识与意见。 某个程度上,我把这本书当成我的城市病疗救指南。当许多虚空、焦虑与怀疑袭来,我不能像乌尔里希一样自我隔离(不够富有),也不能像志贺长期往山林间去,也不会航海。也许最后只能依托于形形色色的神秘主义了。或者是意志坚定的自我想象。
#
“在《白鲸》中,叙事者曾多次对读者直接喊话:永远不要轻易离开自己温暖的家。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你一旦离开,实际上就回不去了。”格非能读出这,也自然写得出“江南三部曲”。有理由怀疑,所有的作家都会向自己的同类人亲近,并且更容易说出一些本来不好说的话。
#
挺讨厌毕飞宇上小说课的傲慢,字里行间都是小说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一副“我要给你们传道授业解惑了”的样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以前当过语文老师……格非的讲稿就更平等一点,他很自觉地削弱了表演和训诫的成份,所用的素材都是普通中文系的学生能搜集到的,经过重新整合,那些老旧的素材都被擦拭出了银光。中间讲志贺直哉的部分太精彩了,一人血书蹲一个新版短篇集!
#
看了之后挺想去读读志贺直哉。小说家的文学课我看得不多,个人觉得毕飞宇那本《小说课》讲得更吸引人。
#
我们其实并不在生活,而是在为一个成问题的未来操心或筹措。人更像是被判了无期徒刑,被关在拘留所中,为未来做着没有真正尽头的准备工作。
引自 一本思想性随笔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