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图
偏执分裂位置和抑郁位置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提出的概念。
指人的一种心智状态,可以理解为思考、感受或行为的模式。
当我们的“状态”好的时候,我们总能整合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事情,既能看到好的一面,也能看到坏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内心能够容纳既好又坏的冲突,这时就处于抑郁位置。
而当我们“状态”没那么好的时候,可能会以偏概全、一分为二地看待事情,非好即坏,全好全坏,很像小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这时就处于偏执分裂位置。
举个例子:
小A一早出门去赶公交上班,快到车站时发现公交车已经到了,于是他三步并两步赶紧跑过去,生怕错过了,可没想一脚踩到了水坑里,溅了一身水,公交车还开走了。
他气急败坏地跺脚:“真TM倒霉,啥都跟我作对!”这时便是处于偏执分裂位置,觉得这件事糟糕透了,并把所有的责任都归于他人或他物。
而倘若过一会他冷静下来想:“其实也没啥,晚了就晚了吧,以后出门早五分钟就好了。”那这时他便处于抑郁位置,能看到这件事里自己应该负有的责任,能辩证地看待这件事带给自己的经验教训,不盲目责备他人他事,也不完全否定自己,便是整合地看待这件事情。
显然,抑郁位置是一种更成熟的心智状态。
其实我们的一生,甚至每天都在这两种状态间摆荡,只是心智更加成熟的人可能更多时候处于抑郁位置,而有些人则更多处于偏执分裂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