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中经常创建一个 TestClass.h
和 TestClass.m
文件,而这个 TestClass
就是我们所谓的类,那类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
新建一个类 TestClass
:
@interface TestClass : NSObject {
NSString *flyIvar;
}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String *flyProperty;
@end
@implementation TestClass
@end
在 main.m
的 main
函数中写入下方代码: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 insert code here...
TestClass *object = [[TestClass alloc] init];
Class pClass = object_getClass(object);
NSLog(@"%p - %p",object,pClass);
}
return 0;
}
1、OC 代码编译成 C++ 执行代码
然后通过命令行工具将 main.m
转换成 C++
编译的文件 main.cpp
,命令如下:
clang -rewrite-objc main.m -o main.cpp
打开 main.cpp
到最底部,就能看到 main
函数中的东西在 C++
编译成了如下代码: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 @autoreleasepool */ { __AtAutoreleasePool __autoreleasepool;
TestClass *object = ((TestClass *(*)(id, SEL))(void *)objc_msgSend)((id)((TestClass *(*)(id, SEL))(void *)objc_msgSend)((id)objc_getClass("TestClass"), sel_registerName("alloc")), sel_registerName("init"));
Class pClass = object_getClass(object);
NSLog((NSString *)&__NSConstantStringImpl__var_folders_cj_20kzp4xj3x32g8_b79x0tg4h0000gn_T_main_508fc7_mi_0,object,pClass);
}
return 0;
}
2、Class 在底层源码中定义
查找到 Class
的定义为:typedef struct objc_class *Class;
,查看一下 objc_class
的结构体定义:
struct objc_class : objc_object {
// Class ISA;
Class superclass;
cache_t cache; // formerly cache pointer and vtable
class_data_bits_t bits; // class_rw_t * plus custom rr/alloc flags
class_rw_t *data() {
return bits.data();
}
//...
}
struct objc_object {
Class _Nonnull isa OBJC_ISA_AVAILABILITY;
};
上方代码就能看到 objc_class
继承于 objc_object
,从这里看到 OC
万物之祖为结构体类型,也就是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会把我们的类编译成结构体类型,并且在结构体中第一个为 isa
,第二个为当前类的父类,第三个为 cache_t cache
,第四个为class_data_bits_t bits
。
那么问题来了,上方 TestClass
中的属性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String *flyProperty;
和成员变量 NSString *flyIvar;
在哪儿存放着呢?
3、类中属性变量和成员变量的查找
struct class_ro_t {
//类保存的所有东西,比如:属性,方法 协议等
uint32_t flags;
uint32_t instanceStart;
uint32_t instanceSize;
#ifdef __LP64__
uint32_t reserved;
#endif
const uint8_t * ivarLayout;
const char * name;
method_list_t * baseMethodList;
protocol_list_t * baseProtocols;
const ivar_list_t * ivars;
const uint8_t * weakIvarLayout;
property_list_t *baseProperties;
//...
}
经过一番查找在 bits.data();
返回的 class_rw_t
里的 class_ro_t *ro
中发现了我们需要的属性列表 property_list_t *baseProperties;
,那怎么取到 class_data_bits_t bits
呢?
1、类内存结构的分析
接下来看一下 TestClass
的内存结构:
从上方的内存结构中,能看到第二个匹配上了 superclass
,但是第三和第四个却不知道是什么。
对这个内存结构进行分析一下:
指向当前类的指针首地址为 0x100001200
,我们知道第一个 0x001d8001000011d9
是 isa
占用 8 字节,所以我们用 0x100001200 + 8
打印一下, 输出了 <NSObject: 0x100001208>
,而 superclass
是 Class
类型的,它也占用 8 字节。
接下来就到 0x100001210
了,尝试将 0x100001210
强转成 (cache_t *)
类型输出一下,然后调用 cache_t
结构体里面的 mask()
方法打印一下,发现输出了 (mask_t)
类型的 $6
,就确定了 0x100001210
指针地址指向的为 cache_t cache
。
2、cache_t 结构体占用内存大小的计算
确定了 cache_t cache
的指针首地址,还需要知道 cache_t cache
大小才能知道 class_data_bits_t bits
的首地址,此时就需要对 cache
的大小进行计算了。
struct cache_t {
struct bucket_t *_buckets;
mask_t _mask;
mask_t _occupied;
//...
}
cache
是一个 cache_t
的 struct
结构体类型,结构体类型的大小计算需要计算结构体里所有成员的大小。计算如下:
_buckets
为 struct bucket_t *
的结构体指针类型占用 8 字节,_mask
和 _occupied
都是 uint32_t
类型,uint32_t
占用 4 字节,方法不占内存空间,则 cache
占用内存为 16 字节。
3、class_data_bits_t 的分析
计算了 cache
的占用内存,那么 class_data_bits_t bits
的首地址就为 0x100001210 + 16
= 0x100001220
。
接下来就要获取 class_data_bits_t
中存储的东西了, 强转 0x100001220
类型为 (class_data_bits_t *)
,获取 bits -> data()
返回的 class_rw_t *
并打印显示如下结果。
获取 class_rw_t
中的 class_ro_t *ro
并打印,baseProperties
中存储的就是 属性变量,ivars
中存储的是 成员变量。
1、属性变量和成员变量的获取
分别打印 baseProperties
和 ivars
:
-
baseProperties
是一个数组,数组中存储了一个元素,就是@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String *flyProperty;
-
ivars
同样是一个数组,但是这个数组中存储了两个元素,第一个为NSString *flyIvar;
,第二个为NSString *_flyProperty;
,因为属性会自动生成一个带下划线的成员变量
这样就找到属性变量和成员变量存储的地方。那么方法列表呢?
2、方法列表的获取
同理以获取 baseProperties
的方式获取 baseMethodList
,第一个是 flyProperty
的 getter
方法,第二个是 flyProperty
的 setter
方法,第三个是编译成 C++
代码系统添加的。
上方的打印是只有一个属性变量,没有任何方法添加,现在添加一个类方法和一个实例方法再次打印看看。
//TestClass.h
@interface TestClass : NSObject {
NSString *flyIvar;
}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String *flyProperty;
- (void)testClassInstanceMethod;
+ (void)testClassClassMethod;
@end
//TestClass.m
@implementation TestClass
- (void)testClassInstanceMethod {
NSLog(@"testClassInstanceMethod");
}
+ (void)testClassClassMethod {
NSLog(@"testClassClassMethod");
}
在这里发现少了一个方法 + (void)testClassClassMethod;
,那这个方法存储在哪儿了?
我们知道类里面存储的是实例对象的方法,元类里面存储的是类对象的方法,既然了解了这个就使用 isa
从元类里面查找吧。
在推导的过程可以看到对象的实例方法在类对象存储,相对于元类,类方法又属于元类的实例方法。
4、关于 NSObject 的内容补充
@interface NSObject <NSObject> {
#pragma clang diagnostic push
#pragma clang diagnostic ignored "-Wobjc-interface-ivars"
Class isa OBJC_ISA_AVAILABILITY;
#pragma clang diagnostic pop
}
NSObject (Class)
和 objc_class
的关系:NSObject (Class)
是 objc_class
类型呢,在编译的时候会编译成 objc_class
。
NSObject
和 objc_object
的关系:NSObject
是对 objc_object
结构体的仿写,只是一个是我们 OC
对象的,一个是编译器编译过后底层真正运行的。
5、关于 isa 的内容补充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 ,为什么 struct objc_object
中 isa
的是 Class
类型的呢?我们学习的过程明明知道 isa
是一个 isa_t
类型的联合体,那这里的 isa
怎么不是 isa_t
类型的?
这是因为在早期的 iOS
调用 isa
就是为了返回 Class
的,当我们调用了 object_getClass()
时,OC
底层源码调用的是 obj->getIsa();
,接着进入 getIsa()
,又 return ISA()
,在 ISA()
中就能看到早期代码使用 (Class)isa.bits;
返回,现在使用 (Class)(isa.bits & ISA_MASK);
返回,也就是说明了在返回时将二进制强转成了一个 Class
类型的结构体,这也是 isa
是 Class
类型的原因。
Class object_getClass(id obj)
{
if (obj) return obj->getIsa();
else return Nil;
}
inline Class
objc_object::ISA()
{
assert(!isTaggedPointer());
#if SUPPORT_INDEXED_ISA
if (isa.nonpointer) {
uintptr_t slot = isa.indexcls;
return classForIndex((unsigned)slot);
}
return (Class)isa.bits;
#else
//这里是返回类对象需要用 isa 的指针 & ISA_MASK
return (Class)(isa.bits & ISA_MASK);
#end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