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热闹的生活》:家有淘孩子!

做了父母,才知道父母的艰辛。

养十四个孩子是养,养一个顾大玉,两夫妻人仰马翻。

两三岁知道跟邻居借钱,说要买车票离开西安回北京。

大概两三岁时问妈妈,能不能在被窝拉屎?

当妈的乐了,以为孩子开玩笑,说爱哪拉哪拉,只要你拉得出来!

好家伙!

屁股、身上、床单、被子、褥子,全都是热腾腾的大便!

当妈的自然没忍住,一顿揍!

孩子觉得冤枉,请示过的呀!

上幼儿园了,不愿去,哭。

哭了整整两年,没一天落下的,而且是那种哭起来止不住的那种,很有母亲小时候的样子。

上一年级的第一天,铅笔盒忘带,妈妈打开一看,橡皮被切成了小碎丁,所有的铅笔都秃了头。

小学开学一周,顾大玉连a、o、e都还不会念,当妈的能不火?一边训一边教,到最后光剩下训,没有了教。

训出了吹泡的蛤蟆、豁嘴儿的兔子,还捎带上了她的爸爸,捎带上了河北、山东、陕西的父老乡亲……

训斥的结束是一阵铁锅乱响,接着是惊慌失措:净他妈训你,我火上的一锅红烧肉都冒大黑烟啦!

年代貌似久远,却怎么那么熟悉?

我训我家那玩第一,学靠边的儿子时,不也烧糊了粥烧坏了锅吗?

顶心顶肺的孩子,活火山一样的妈妈,隔着文字,都想和她握握手。

这些其实都不算啥!

从小学到高中,顾大玉多次离家出走,多次改变志愿;和相亲相爱的爷爷,最后写诗伐战,刀枪剑影,横眉瞪眼,日日没个消停;和妈妈几乎达不成有效沟通,爸爸,又好像总不在身边。

那次,为了请分手别离的小男友吃饭,买贵重分手礼物,竟把老爷子攒了一辈子的积蓄,一分不剩全给偷去了。真的把我看呆了,真正佩服她家妈妈的定力!

偷完钱,顾大玉在高考前,又离家出走了。蒙蒙细雨中,她寂静坐在青龙寺十几米高的测量高塔上,挪一挪屁股,便会万劫不复。

塔下的大人心急如焚,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当这孩子的妈,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太难了!难怪能成为大作家,绝不简单。

至于说谎、逃学、打架、奇装异服、追星,一册小小的书的其中一个短篇,又怎么能讲得完?

貌似顾大玉都是妈妈在管教,时不时能看到顾大玉爸爸的点评发言,能领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学者,总结果然十分到位,声声入耳,比如:

回想顾大玉的成长过程,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至少有两点是不成功的。一是常常把“严”的目标、标准定得过高,脱离实际;二是表扬太少了,批评、调侃太多了。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把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克服惰性上,帮助孩子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而不要把课堂学习、书本学习提到不适当的高度。可是,在顾大玉的教育上,我们却把课堂学习、书本学习看得太重了些。

总结起来,客观理性,但是想想顾大玉的妈妈,我们的叶广芩老师,有自己的工作,还要操持家务,又要写作,再又每日与那孩子朝夕相伴,日夜相对,管天管地,还得管吃喝拉撒学习,偏偏那小屁孩还很不屑,很不以为意,当妈的那种难受的感觉,我是能深切体会到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顾大玉和母亲、七舅舅的顽皮淘气,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做乖孩子,好吗?

正好这两天读的另一本书《人生护城河》,有个从小到大都很乖的孩子写给作者的咨询信上,就倾诉了自己作为乖宝宝的很多苦恼。比如,老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以别人的眼光要求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人生难以找到方向,经常感到迷茫……作者都不由得感慨,“乖宝宝”最痛苦,特别是在乖宝宝想要寻求自我,努力成长、发展,走向成熟,想要做出属于自己的成就时,那种被禁锢、被束缚的痛苦,太难以忍受了。

反观顾大玉的七舅舅,小时候又“坏”又淘,后来却有事业,有文凭,倒腾过钢材,搞过传销,玩过股票,还懂古瓷鉴定。

叶广芩呢?国家一级作家、编剧。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当今中国文坛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实力派女作家,老舍之后“京味文学的代表人物”。

顾大玉,留学日本,在日本当大学老师。

他们都没有因为小时候的“淘”,行差踏错,迷失自我。

关于孩子的“淘”,顾大玉爸爸说得好:

淘孩子要看怎么淘,淘似乎是孩子的本性,只要别让他淘得出了危险,别让他淘得染上坏习惯,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能从孩子的淘里启发、引导、培养出丰富的想象能力,勇敢的拼搏精神,坚韧的进取追求,就是家长的最大成功。

原来,淘孩子引导好了,未来可期呢!!

我深深的松了一大口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