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她的这个观点很赞同,很多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家长的问题。
今天下午处理了一起学生和老师的纠纷问题,在家长没来之前引导孩子深挖错误根源,孩子已经明白错在哪里该怎样弥补。可是家长一来不说自己孩子怎么样,先找老师的不是,能明显看出来他来者不善。我在旁边听着知道如果这样的谈话继续,不仅解决不了问题,有可能被家长大闹一场,结果是孩子不但认为自己没错,反而会习惯性顶撞老师。
我上前把这个家长带离孩子,单独和他谈。我问他我让他来是干什么的,是配合学校工作的,还是教偏孩子的。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对你的孩子有什么好处,遇到事情没人敢管你的孩子真的是对孩子好吗?在学校发生老师和学生的纠纷,老师让着他因为他是学生,走入社会他和别人发生矛盾,恐怕没人会迁就他的坏脾气,再给你打电话恐怕就是孩子被120拉走或者110警局了。在学校里买的教训成本是最低的,你要用这种思维教育孩子,对他有什么好处。
也许我说的话触动了他,家长的脾气明显改变,转变了态度这件事顺利解决,孩子不再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不怕的样子。家长最终带着孩子给老师道歉,老师和孩子的冲突最终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
但是我的心情却无法抽离这种感觉,现在我们的家长怎么了?老师在他们心中究竟有几分尊重在里面,动辄威胁老师,我要告你们。学校成了弱势群体,老师的尊严他们根本都不放在眼里。这个个性生硬的家长当孩子出问题了,他给出的理由就是孩子脾气不好,他没有反思是自己的思维模式引导孩子成为现在这样。其实正如李老师在《心理抚养》里说的那样,真正该好好学习的是家长。当家长用正当的理念和行为引导孩子时,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出现问题。呼吁加强家长的培训,让家长真正呵护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