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做事定有他的目的,有人写作为了谋生,有人写作为了留名,而我写作是为了取悦自己;有人看电影是为了爱情,有人看电影是为了消磨时光,而我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我在赋闲;取悦自己加赋闲,《象人》后感便应运而生。
在《象人》影片中,医生、医院看似实施的是正义和善良之举,但是在他的善举背后也是有他的目的的。这样就让人对正义和道德提出了质疑?这也就是《象人》这部影片要传达的思想,是发人深省的梗。
影片为什么称之为《象人》呢?仔细思考后,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影片中的主人公模样与大象相似——畸形。一个畸形的人能编演出什么好故事呢?会不会又是老生常谈的励志情节?其实,好的影片不是数你在观影过程中笑了几次。而是这部影片可以揭露或者批判事情的真相,反应社会问题,契合人性(人心),这才是人们津津乐道且耐人寻味的好影片。
《象人》是根据真实医疗档案改编的。1980年拍摄的一部黑白电影。影片展现18世纪畸形人在社会的地位;从而赤裸裸的揭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人们所谓的道德和正义只不过是少数人才有的特权。
影片中,象人最初是马戏团老板的牟利工具。马戏团老板让象人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丑陋并告诉观众:这是世上最丑的人,之所以这么丑陋,是因为他的母亲在怀孕四个月时,遭遇大象的蹂躏,所以他的头和右臂特别大,后背长满赘瘤,面部与脚骨都是扭曲的。女人们看见后会吓得跑回家去。就这样,象人生活在人们的戏弄与嘲笑中,成为马戏团老板的附属品,忍受着马戏团老板的咒骂、鞭打和糟糕的物质生活。象人在马戏团的境遇,不只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摧残。
一天,一位医生发现了象人。不知道这位医生是同情象人,还是同马戏团老板一样发现了商机,总之是将他带回了医院并给予他常人应有的待遇——尊重。医生还为象人安排了独立的房间、食物、衣服和看护(象人第一次到医院时,人是臭的)。象人渐渐的感受到了家和人间的温暖,觉得自己有了朋友,他非常快乐,并对当下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满意。如果将他在医院的生活与马戏团生活相对比,那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从象人的遭遇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坚强的人。
现在,象人的生存环境变好了,善良的观众都希望他一直这样生活着。甚至会幻想这位医生早些解决象人的痛苦,将其治愈或者接近正常人。
对于象人来讲,他得到了尊重和款待。但是医院看似善良的举动真的无利可图吗?
结果不然,象人只不过进了升级版的“马戏团”而已。在医院里,象人成了医院的“活广告”,象人使得医生有了知名度,医院的生意也日渐兴旺。如此这般,医生和医院的善举也就不攻自破了。也许,在人的本性中善良和利益总是有点关系的,这样也就让人们对正义和道德有了些许的质疑。
那么,为什么象人能够成为医院的牟利工具?象人在马戏团成为牟利的工具,是因为他罕见的丑陋外形吸引无聊(能将其取乐的人都是无情且身份低贱的人)的人围观,从而获利。那么,对于医院象人的牟利点又在哪里呢?
象人的畸形是奇特且罕见的医学案例,医生是自然喜欢的。但如果只是单纯的科研又何必曝光呢,显然他是有不寻常之处的。
象人的智商与外表是呈鲜明对比的。他有很强的记忆力,反复阅读圣经后便可以背诵;他可以用单只手拼建一座教堂模型;他可以读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情感丰富且富有诗意。所以,大家都想看一看外表奇丑但智商却高于常人的畸形人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就这样象人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甚至连女王都开始观注他了。
有价值的人,命运都不会坏,只不过象人的价值有些心酸。如果象人可以选择,他定不愿意抛头露面成为众人舆论的对象。
影片中,群众的道德、医生的正义、象人的坚强以及人生的价值都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