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电影,人们就会想到用它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拍摄不同的场景和各样不同的事情,就像是对发生在这个地方的故事搬运到另一个地方,面对大众进行放映,或者只是把它拍出来,留作对一段时间的停驻,受导演和大众的影响,拍摄的风格和内容都有不同的变化。
于是便有了人们很少见的,稀奇古怪的事情,比如大多数人接触不到的南极,沙漠,还有热带场景便纷纷出现了,这样的类型片算是电影探险纪录片,探险影片的发展历程更像是一部电影的探险史。
1920年往后的十多年里,影片《永恒的寂静》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拍摄完成的,这部电影向观众展示了极地的风光,在当时,这样的想法还是第一次,随后这种类型的电影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还有如其他的《横越黑非洲》,《刚果利亚》这样的影片,着重表现异国的风情,人们第一次通过电影体验到这样的风景,其中较为出名的《爱斯基摩人纳努克》别具韵味,而作为电影这门艺术刚开始达到的顶点,华尔特·鲁特曼导演的《世界的旋律》,仿佛将整个世界都搬到了荧幕上演出。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带着新鲜感,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在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之后,又体验不到这样的事物所带来的美感,转而寻求更深曾层次的刺激,其中的一个特征便是将一个事物急剧夸大化,追求刺激性和一些惊险场面,如《人猿泰山》,《所罗门的宝藏》这一类影片的相继出现,算是达到了一个顶点,发展到后期的结果就是影片本身的真实性与审美感的下降。
而到了二十世纪中期,这样的现象逐渐有所改变,向着纪录形式的真实性回归,探险活动还在继续,但已转向了另外一种风格的真实性,人们对于视觉场景的真实要求不降反增,其中通过人物和事件向观众表达的主题,人物因素和心理因素逐渐增多,从对外部场景的要求转而对人物进行更加详尽的描绘,而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点:
1. 人们对于这样的信息已经感到疲倦,本身也能从电视报道,广播,报纸和新闻中有所了解,并且还能对其真实性进行求证,这样的知识对于大众而言已不具备及时性和猎奇感,而作为电影活动中的人则具有更加真实和可探索的一面,其心理活动,对外界的反应更加值得描写。
2. 二十世纪中期客观式电影报道的流行,已经改变了当时人们对于电影内容的要求,对内容的不加修饰,如实叙事的风格更深得人心,这样的审美情趣更让观众易于接受。
而其中的典型代表则是《“康-蒂基号”历险记》,它与《永恒的寂静》更像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对于南极风光的描写,另一个则更像是是对于人物记忆的刻画,不幸的是,这部电影并未完成,其残缺不全的片段,加上原始的木筏在海洋上漂流,还有沿途遭遇的风暴都使影片更加真实,而这部电影的初衷仅仅是作为一次证明,而不是作为商业片或者基本的影片进行拍摄。
在这里,人作为影片中必备要素,即使在现代特效十分炫目的情况下,缺少了人,就如没有了色彩和声音,显得枯燥而乏味,电影作为记录制作这一切的手段,更像是在播放着一段存于人们脑海中的记忆,更加忠实,就如我们亲身经历一般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