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山下英子的日本女人,写了一本《断舍离》的书几乎火遍了亚洲,其火爆程度可以用图书的再版次数来验证。
在各类宣传和朋友的推荐下,我也入手了这本书,第一遍看的过程中,我就把家里的东西大包小包的扔了一堆又一堆,进行了启蒙级的断舍离。
后来由于整理书籍,计划对看过的图书有所梳理并且保证每本看过的图书都要有输出,就又拿起来读一遍,然后呢,我又把家里已经精简后的东西,衣物、小家电、杂物等等又扔了一遍,再次精简一番。
仔细想了想,断舍离对我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点:
1、表层的影响--居住环境的舒适
这本书本身也就是从收拾居住环境的经验和角度出发而完成的。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以我为角度出发,以现在为时间轴,确定物品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如果和现在的我无关,就请让它离开,送人或者扔掉,不要让它在家中消耗你的能量。
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之前的担心,“万一用到了某样物品呢”“不储备万一用完了来不及买呢”等等,完全没有发生,反而我觉得我身心都轻松了,没有那种隐形的焦虑,而这种隐形的焦虑是我以前并没有意识到的。
例如,以前我习惯囤积洗发水、护肤品、牙膏等等,在我新开一瓶洗发水的时候,一定会保证有一瓶未开封的作为备份,这只是基本保障,这就导致这样一种生活常态,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我家里基本上都会同时有3瓶左右的洗发水,并且都是家庭装的大剂量装。在整理物品的时候,我需要时时关注保质期,经常会有过期的各种洗护用品被浪费扔掉。
实行断舍离之后,所有的洗护用品,我杜绝储存备份,直到某个物品快用完的时候,才购进新的,这样保障了物品的有效期,而且我可以随时根据个人喜好和市场风向,随时使用当时中意的品牌物品。
看到我的梳妆台和洗浴台不再满满当当,每次使用的基本都是符合我当下阶段心情的物品,心里一片敞亮;看到衣橱里,都是我随手可拿的衣物,随便一件都是我不用纠结,穿上就能出门的物品,自我感觉良好;看到厨房的家电和物品,都是自己可以每天或者短期就会使用的,都有爱上厨房的感觉了(当然,暴露了我并不是一个热爱厨房的女纸)。
2、间接的影响--变成勤劳的女纸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居住环境的改变,那是可以一眼就看出来的,那么断舍离对我的深一层改造,就在于我变得比以前的我勤劳了,直接潜移默化的对我的执行力有了改造。
以前,下班回家,换下的衣服会先放着,之后再去洗。断舍离之后,下班换下的衣服,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都会及时洗掉,而且更多的是手洗,手洗不动的才会机洗。我并没有刻意去改变自我行动,甚至刚开始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转变。等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变勤劳后,回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现在留下的物品都是自己当下深爱的,所以会无意识的就会爱惜会欢喜。
3、深层的影响—生活观念的转变
断舍离似维持生活状态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
我更深层的检视自己,发现虽然我只是通过断舍离去主动的改造了我的居住环境,但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断舍离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影响了我的消费观、价值观和生活观。
置备新物品的时候,我会以我为主体,考虑是否真的喜欢,是否有品质,而不会因为正在打折、性价比高等以物品为主体;在自我认知的时候,不会自卑自视过低,会信心饱满,情绪乐观开朗,这些都并非刻意为之,都是断舍离给我带来的改变。
So,断舍离本质上是从思想上的断舍离。包括了信息断舍离、负能量断舍离、无效交际断舍离、非健康实物断舍离等等。人生中处处充满断舍离,愿我们的生活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