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像武汉这样特大城市里的特殊“部落”,随着近些年城区进一步开发改造升级,中心城区的城中村正在快速减少,且有消失的趋势。
无论南北方,或中部东部地区,在大城市里面,城中村的存在,为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包括应往届毕生提供了临时安身立命之所。
毕竟不是每个外来人员都能租得起高档小区,刚来就买房的也只是家底殷实的少数。
我是99年的准“汉漂”。
那年春节过后,我只身提着一箱子换洗衣服从千里之外的鄂西北来汉谋生。
来汉之初,我与同样是外地来汉谋生的同事合租在武昌岳家嘴城中村。
半年之后,我女儿到了该入幼儿园的时候。把老婆孩子接到武汉来,搬到关山村单独租房住。当年九月,把女儿送进附近的长江村幼儿园念书。
初到当时还算偏远的关山城中村,由于不熟悉环境,找房子时就很快确定了村子路口第一家房东的房子,打听到最便宜的一间房要每月80元租金,带一个小灶台自己能做饭。记不清这家房东一共有多少间房出租有多少人租住。但这一院房子里只有一个厕所,正好在我租的那间房门外面。所以我们在屋里基本不敢敞着门,尤其是早中晚三餐饭的时间,总是有人搁下饭碗就去蹲厕所的,有时候还有排队入厕现象。
来汉之前在老家县城上班,我住的是老国营单位五六十年代建的阁楼,内走廊的,虽然旧了点,倒也省心,至少不花钱。
在来汉首次租住的那家出租屋住了半年,因为熟悉了那里的环境,又在附近另一家房东那里找到一间二楼的出租屋,自带小卫生间的,而且一间小厨房也是单独出来的。相对于第一次租的那间出租屋,生活环境已经改善了很多,至少不会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闻到从公用厕所飘出来的臭烘烘的味道。
随着时间推移,对武汉各个地方越来越熟悉,我们便开启了不断优化居住环境的频繁“搬家”模式。不过,我们换住处一般都选在暑假期间,至少要提前把女儿的学校对接好,基本都是先找学校,确定之后再去学校周边租房。
现在回想起来,也真是为难了孩子。我们每去一个地方居住,她刚跟幼儿园小朋友和老师混熟了,下学年也许又不辞而别了。
那时候,我们有一句经常安抚女儿的话是“爸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其实,搬的次数多了,便也没有“家”的概念了。好在武汉是个较为包容的城市,我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一路顺利,并没有因为我们户口在外地而遭遇入学难。
回忆起来,那些年大概经历了这么几次城中村的迂回挪腾:
第三次搬“家”,是因为我的工作,就近租房。这样我上下班就不用坐公交,骑自行车出行更方便,还能顺便送女儿去幼儿园。
第四次搬“家”,是因为我换了份月薪高于之前一倍的工作,我带着她娘俩住进了当时还算环境不错的居民小区(关西小区),正好小区里有一所小学,对接上女儿的小学一年级。
第五次搬“家”,是因为关西小区那家房主的房子要出售,房主当时正缺钱,打算十万元卖掉那套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百把平米的房子,房东也征求过我的意见,但我当时借也借不来十万元。于是,我们只好退租搬进小区背后的城中村。
第六次搬“家”,是给女儿转学到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我们又搬到理工大学旁边的城中村,马路边一栋居民自建房的五楼。
第七次搬“家”,是搬进大学校园里,住的是大学里的老式筒子楼,两室一厅,客厅比较小且阴暗,最主要是我的工作和女儿上学都很方便。
此后虽然也换过几次房,但都在大学校园里或校园旁边的小区挪腾,没有再搬回过城中村。
至此之后,江城大片城中村都开始拆除,统一规划,拆迁还建。随着一栋栋漂亮高楼的拔地而起,城中村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是,城中村,无论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在武汉这样的中部特大城市,都是许多外来人员漂泊历程中的美好回忆。
作为“漂”一族,漂泊累了,在城中村那间小屋里,至少是能够歇脚、修整、补充能量恢复元气。
北漂、南漂、汉漂,大多数“漂”一族,在新进入武汉这样的特大城市工作生活之时,如果买不起房,也租不起高档小区,城中村自然是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