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问题导向、积极参与、深度思维”这十六个字不是我第一次听到,但是却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去思考。
上周五参加三中开放周活动听了2节化学课,昨天县进校来我们学校调研听了一节数学课一节化学课。评课听到最多的就是“问题的设计,思维的提升”。再返回来想想自己一直在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合学教育”“教-学-评一致性”等这些的最终目的不都是一样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吗?可是,我做到了吗?
一个问号❓把我带入了深思!“教改”我一直在学习,可是学到什么呢?我尝试着带着学生“分组教学”、“辩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我都是停留在表层,没能深入的研究,基本是借用别人的问题然后抛给学生去解决;作业的设计也是“复制+粘贴”,没有一个自己原创或改编的题目等。这些停留于表面的现象应该就是导致我的学生四率不突出的原因吧。
“听别人怎么说,看别人怎么做,把听过的,看到的做出来、把做过的说出来、把说过的写下来。”做中学,一旦做出来了,就拥有了真理,获得成长。所以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
一、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好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课堂上该做什么。
二、设计好每节课的情景主线(情感线+知识线),带学生学生活中的化学,用化学中的生活。
三、设计好每节课的问题,从低阶走向高阶,问题层层深入,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有事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
四、做好每次教学反思,为下次教学积累经验。
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起设计关于我们自己的校本(片区)作业。
六、培养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的能力。
七、尝试自己出题(原创)。
依据自己提出的目标,思考自己目前要克服的困难:1、做到每节课如此,我需要大量的时间备课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自己的能力有限)。2、现在信息时代,学习机会资源不愁,主要还是时间的问题。3、团队的建立(这是我最难解决的问题)。
综上,我需要向天再借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