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丽 焦点网络中级五期 洛阳18—1—15持续分享第238天(春雪原创分享第370次)
今天读到当代作家琦君的《童读记》,文中描述幼年读书时,父亲和塾师对她管教至严。读一篇文章,桌面上放十粒生胡豆,读一遍,挪一粒豆子到另一边。读完十遍就捧着书到老师面前背。有的文章读几遍就背得滚瓜烂熟,有的念了十遍、 仍背得七颠八倒。老师生气,越批评她,她越发心不在焉,肚子又饿,索性把生胡豆吃了,宁可跪在蒲团上受罚。老师罚他不许吃饭,她眼看着袅袅的炊烟,心中发誓,此生绝不做读书人。
好在后来生活所迫,她又去读书了,否则,当代可能就少了一位作家。
自古有“严师出高徒”,但也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高徒,是能经受住打击,又有能力的众多徒弟中的个别人;可还有多少也有能力,甚至更有能力,但受不了“严师”的“打压”,失败在走向“高徒”的路上。如果,“严师”不那么“严”,或“严师”能根据徒弟的特点,采用不同等级的“严”,“高徒”数量会不会增多?
老师批评、惩罚本是好意,“宁可跪在蒲团上受罚”,“心中发誓,此生绝不做读书人。”这些字样,形象地描述出受罚者对老师这种强硬的“好意”的反应。
生活中很多大人,也常用认为对孩子好的方式对待孩子。大人的出发点是好意,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有句焦点语录这么说:有效继续,无效改变。当然,这种觉察力来自学习和反思。如果自以为是,固有的思维方式可能一直在继续而不知。等孩子出了状况,本是提醒大人,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可家长还浑然不知,甚至只会抱怨自己命不好,遇到了熊孩子……
严师出高徒,但严师也限制了更多的人成为“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