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大阳镇各自然村得名规律初探
王补抓
人有人名,村有人名。否则,在社会交往中,无以别也,会造成混乱。故城乡村镇、街巷道路,山岗河流、井泉湖泊、沟渠堤坝等皆须各有其名。村庄是一个民族的子宫。每一个中国村庄的名字,都是一块中国文化的化石。研究地名的成因与变化规律,可以再现一个地区的历史原貌,史书中没有的东西,可以从地名中或明或暗地反映出来,这便是地名的化石特性,也是地名研究的意义所在。大阳镇各自然村的命名,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外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宗族姓氏命名的村庄。
比如:常家庄、王家庄、李家庄、刘家庄、宋家掌,都家山。其中,常家庄、王家庄、李家庄、刘家庄均以建村庄开建始祖姓氏命名,而宋家掌则不是,相传最早由一家梁姓大财主在此居住,初名梁掌。因梁姓犯犯事抄家逃走,以后又陆续迁来几家姓宋的故更名为宋家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宋、梁两姓为争夺村庄话语权争斗还比较厉害。都家山,由都姓建村,且村的四周都是山,故得名,后都姓人家全迁到大阳,村中已无都姓(《晋城地名志》仅谈到“村的四周都是山”意义不完整,否则无法解释四周均叫其是都儿山)。
二、以地理方位命名。
比如:东街、西街、南社。东街,1972年因西大阳村大,分为东、西街, 村位于西大阳的东面,故名。南社,因村位于东大阳村南面,原为四个小庄,即南社、沟北、东掌、河后,后为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当地统称南社。
三、以地貌命名。
比如:马头山、香山、金汤寨、陡坡。马头山村,因村位于山的北面,山形象马头,故得名。香山,因村位于香山脚下,故名。金汤寨,因村前有一山沟叫金汤沟,人们在沟北较高地方建房居住,村形像寨,初名金汤沟寨,后简称金汤寨(1984版《晋城县地名志》)。陡坡,因村位于香山脚下一条沟内,出门就爬坡,初名陡坡沟,后简称陡坡。
四、以序数词命名。
比如:一分街、二分街、三分街、四分街。四个村均位于东大阳村,以驻地村和序数词命名。
五、以宗族姓氏+地理特征命名。
比如:靳沟、翟沟。两村均在沟里建庄,建村始祖分别为靳、翟两姓,故得名。其中,靳沟初名为靳家沟,后因陆续迁入晁、张等别姓,尤其是晁姓家族的迅速扩大,村名中的“家”字才逐渐隐去。
六、以地理特征+方位命名。
比如:岭东、河底。岭东,因村位于山岭东面,故得名。河底,因村位于一条小河旁,地势低洼(比下赵庄还低),故得名(《凤台县志》记为上河底)。
七、以方位+宗族姓氏命名。
比如:下赵庄、上赵庄、西宋家山、东宋家山。下赵庄,因村民姓赵,故得名大赵庄(《凤台县志》记为大赵庄) 。后因人员陆续迁出,村庄规模变小,且村位于无梁殿东圪堆山脚下,改为下赵庄,又叫底赵庄。上赵庄,村民姓赵,由下赵庄迁来,与下赵庄隔沟相望,地势较高,故得名(《凤台县志》记为上赵庄)。东宋家山,相传最初由楚姓建庄,叫楚家庄。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由洪洞县大槐树底迁来一家姓宋的,后宋家人多,楚家人少,改为宋家山,村位于山的东面,故名。简称东山。西宋家山,则村位于山的西面,故名。
八、以大小+方位+地理特征命名。
比如:小南沟、大南沟。两村均位于东大阳村南面的一条较大的沟内,故得名,以规模大小区别。
九、以建筑+方位+地理特征命名。
比如:庙南沟。因与高平夏(下)岩底村同修一庙,因地处沟内,原村名为夏岩底南沟,分辖后,取名南沟,因与大箕镇南沟村重名,且村位于庙的南面,故更名为庙南沟。
十、以历史上的旧村名合并改新命名。
比如:香峪。相传该村原名五香村。村西北角有一座九层高塔,住有一伙强盗,抢劫过往客商财务。后一客商引来一伙人血洗了五香村,村里只剩下几户,将村该为难遇,后串写为南峪。因与今大箕镇南峪村重名,1983年9月12日取五香的“香”和南峪的“峪”改为香峪。
十一、以旧村名近音命名。
比如:向东。相传早年尚姓在香山东面建村,初名尚东,后因尚姓绝户,更名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