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读《全世界都想上的课》第三章有感
在这一章中,作者开篇所总结从《银汤匙研究笔记》中所学到的是:做一名永远的挑战者,想法长新于人,不纠缠于琐事,永怀好奇之心,不断拓展自我精神世界。这让我想起曾经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一个人在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想黑岩祐治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也说明了桥本武老师的成功。
多年以来关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论不休,如今对学科教学声讨也以语文学科最为强烈,高考的改革、教材的变革也以语文学科最甚,在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标中,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义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提高运用能力。这里强调了“真实情境和实践活动”。通过课程标准与桥本老师的课对照,确实很难画上等号,所以黑岩在描述的时候也用了一个词叫做“跑题”。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又能隐隐感觉到,桥本老师在完成了课标的基础之上,还给了学生很多很多其他东西,并且在教学中是在一边研究一边教学,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进步,也就是说在他的课程进行过程中,他在给予的同时也有获得,让课程越发丰富,自身越发强大,不断挑战不断更新。而我们的课堂与课标对照呢,就干瘪的可怜了,恐怕仅仅完成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还未必完成的程度多么好。这恐怕也就是求其上的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吧。
到底什么是语文,边界在哪里,就像教授们在视频中提出的,“绕远”要绕多远呢,桥本老师的远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并且不断挖掘,显然在他那里确实不存在边界。那么反观我们这些凡人的语文呢,首先我们并没有考虑过真正的自由和自主,我们本身就是个国家课程的传声筒,并且得到的似乎是“无字天书”,需要自行参悟,参悟到何种程度全凭天分。我们就像父母包办的娇子,一句一步都按照既定节奏,桥本老师属于“穷人的孩子早到家”那一款,摸爬滚打中自成天地,好似武侠小说中武功无师自通、天资聪颖,直接打通任督二脉,练成绝世武功。
我们的语文究竟是限制在“语言文字”中,还是要以语言文字为根本四处蔓延,蔓延过甚是否会侵权?涉及专业知识时是否会出现谬误?网上有很多人,觉得较高的文学素养都是个人在广泛和深入的阅读中得来的,和语文课、语文老师关系不大,如此说来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占课时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五的语文课是不是太过尴尬,完全是在浪费学生生命。有人可能会觉得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危言耸听,但是这种言论无疑是一种警醒,就是我们语文到底教了什么,“教的全会,不会的全不教”,“教的全不考,考的全不教”,这些言论也让我们语文老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我们常常说学科之间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但是实际教学中,完全是相互割裂,各自为政。什么是语文?如何教语文?桥本老师的课让我想到了芬兰教育,他们之间似乎有某种共通之处。首先芬兰基础教育阶段并无全国统一的指定教材。教师在严格遵守《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的前提下,具有极大的教学自决权。可以自行选定教材,自由选择教学内容。之所以他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芬兰教师有这个底气。在芬兰想要成为一名教师,你不仅要有拔尖的分数,拥有以研究为基础的硕士学位,在专业师范学院修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培训课程,等等这些硬性条件,而且你还需要通过一系列面试、性格测试等,确保你还有浑然天成的教学天赋、教学热情与良好的秉性。在2016年秋芬兰教育部迎来了再一次的教育改革并赋予实施。最特别的是,学生们不用在特定的封闭式教室里上课了,教学方式偏重以现象为基础而不是特定的某一学科为基础(一件事情的发生,需要综合性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并不是只牵扯某一个学科。
而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照搬桥本、照搬芬兰显然不行,首先就是我们教师队伍素质的问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同时我们国家文化中“自由”这个词汇还不是很显眼,自由往往会与离经叛道画上等号,我们对好孩子首先的评价就是“听话”,这个评价显然与自由背道而驰,所以国人常常人云亦云、千人一面,没有我只有我们。桥本老师、芬兰教育对于现在的我们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朝向,语文的边界也需要从“先划分国家慢慢走向全球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