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个文章说说外企的事情,我在一家不算太大的外企,却一直被周围的家人朋友视作标榜,觉得我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工作,纷纷问我怎么找到的,工作怎么样。当我说了说,他们都是基本上一脸懵逼。
所以想借此说说外企的事情,纠正下对外企的想当然,仅以我的公司为基础,其他公司我不了解,或许与国家有关,与规模有关,与政策有关,仅用我们公司的事情作为参考。
先聊聊我们公司,是一家美国企业,不是大家熟知的快销公司,不是这个领域的人可能没听过,是个尖端科技公司吧,在中国各大一线城市有办公室,总部在北京,研发中心在成都,上海也有大的办公室,一共大中华区包括台湾有1000多人,规模不大。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我们的台湾同事,最近都在要求我们把网站联系信息从中国台湾改成大中华区台湾,哎,奥运会都说的中国台湾,你们怎么不去找奥委会,真是无语。涉及政治问题,我就不多发表意见了。
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进外企?
就我们公司来说,我看到的,大部分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初级职位,基本是通过校招进入,大部分都是重点大学的孩子们,因为会有提前的参观活动等,我们跟大学的互动还是非常多,这也是孩子们进入心仪的外企的唯一途径。
第二种就是高级一些的职位,基本从竞争对手或是客户那里过来的人。
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不定期有人离职时职位空缺急招人,这算是非常不定期且少见的,算是幸运的人。
据说我们公司的销售要经过7伦面试,经理要更严格,就连职能部门也要经过4轮面试,大家做好准备。
关于工作环境氛围?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工作环境和气氛非常好,主要因为我们的职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没有内部竞争关系,所以同事间关系非常融洽。加上主要输出大学都是那几家,很多校友,每天都有人来我们部门拜码头,哈哈。
工作氛围的话,我觉得这个要说到老外对工作的两个不变的重心:经济实惠(例如相同职位绝不招两个人,哪怕涨薪也比多招一个划算)还有就是舒服,让自己舒服也让大家舒服,这里舒服指外部条件。所以工作环境,绝不是需要担心的事情,都是好的,全球统一的。
因为不是设计行,办公室没有电视里那么fancy,花哨,非常简单朴素(似乎这点可以从老美穿着体现出来),但是很舒服,很宽敞,很明亮,因为有很多专门服务员工和设备的同事,比如每一层打扫卫生的阿姨有三个,每天值班保安有6到8人等。
关于工作压力?
我个人认为相比同等国内企业,还好。压力固然有,而且我的职位没什么业绩压力,看着其他销售他们压力也有,但是业绩比例似乎没有国内企业大,而且公司有好的技术和优秀的口碑,对于他们的工作也很有帮助。加上庞大专业的市场团队支持,我只能说也许他们的压力比同等国内企业好一点。
但是外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因为不能在各大城市都把所有职能的人都配齐,大部分人负责区域很大,从初级销售就是这样,所以很多初级岗位的出差率就在50%以上,经理级出差率在60%~70%,而且类似售后的同事,用户即便在山里,也要第一时间赶过去。
关于出国?
有出国机会,在职位高一些就有了,会要求去美国总部培训,或是过去开会,或是有可能调到国外。这都是很有可能的,不过还是,要有经验和工作能力强的前提下,怎么也是到经理级别。
关于薪水?
终于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了,我作为一个初级职位工作人员,可以说给的福利绝对够用,五险一金,额外补充医疗保险,10天年假(根据工作年限都会涨),13薪,每年两次根据公司业绩给额外奖金,按工资比例,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可以申请的额外福利,例如补充住房补助,孩子家人的医疗保险等。不敢说比那些巨型企业好,但是够用,福利上不能作为绝对吸引人的点,但是也绝对不是扣分的地方。
工资作为初级职位来说,只能说比相应国内企业的岗位给的工资要高一点有限,很有限,多个几百吧,不会像潜意识里的那么多。每年涨薪都是年底考核,只有一次机会,最高能涨10%,所有人都是,而且一般人给不到那么好的比例,多数在5到8%,所以如果是初级职位,想靠固定涨薪挣钱,难。我一个同事校招进来,北理研究生,现在工作4年,到手8000多点。而我另一个朋友在一家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同样工作4年,大专生,到手12000。所以可以看到,稳定需要付出代价。
关于升职?
销售售后这种庞大的部门在国内市场需要下,在中国职位有很多级,所以升职可能性还不错,努力干,时间长比较容易升职。
但是市场,执行等少数人群的部门,老板很可能是老外,这种情况下,听掉老外升职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也因为老板是老外,所以我们也没有打卡考勤一说,很多人也会在家办公,工作氛围比较轻松,只要做好你的工作,其他事情都不那么重要。所以还有,有好有坏。
不过无论你是哪个职位,三天两头跟老外开会是必不可免的哦!
好了,这就是我总结的几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模糊的概念,外企没有你想的那么光鲜,挣得并不多,职位也不一定高可能好几年都还是初级职位,不过还有很多好处。
仅仅是基于我们公司想说的,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