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观看方式》作者游览了泰姬陵,由于过于醉心于欣赏泰姬陵,误入军事管控区,差点被军队射杀,忍不住一阵后怕,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坐人力车被带到观光旅游点去的经历,作者不愿买东西,被疑似指责,作者为此感到愤怒,打发脾气,等怒气平复后感受后悔,但是伤害也造成了。
《克里希那之城》作者与一家三代人居住在一起,体验了印度家庭,朋友之间那些让人亲密无间的相处,作者无法融入其中,会感觉难受,想要离开,离开后又感觉对不住那一家人,我也能体会这一种矛盾的心情,似乎随着文明的进步,我们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越来越不会和现实的人相处,不会相处,不会告别,不会感激。所有的一切都在心里,慢慢积累,慢慢压抑,最后,自己都忘记了如何真实的表达自己。
《朝向大河尽头》这是这本书最后一章节,也是全书最高潮的部分作者孤独的爬上牛嘴冰川。在攀爬过程中惊险不断。一路上经历担忧,恐惧,自我鼓励,害怕,到不断回忆自己这一路的旅程,到最后心无旁骛的走脚下的路,直到恒河的源头,直到这时才发现自大海开始,沿着大河蜿蜒而上,直到这人们所称的源头,以及暗藏在山脉下的流水,也许是根本没有尽头,也没有源头的头,那初始,那新生,难道不也是由她自己一路流阿流,切穿山脉,流入平原,朝向大海化为季节风雾云雨雪交混再生而成的,如此的循环反复,无止无尽,永远不停。最终我将自己收集的菩提叶送进激荡回旋的流水间。别再回头 也不要忘记。我已经知道我从哪里来。
这一段文字让我心潮澎湃,我似乎也和作者一起走过这一段人生,在路上,有感激,有悲伤,有愤怒,有不解,有生与死的考验,有自我放逐式的苦行,徒步,更多的是在不断追寻自我的过程,在孤独寂寞里寻找自己内心的支柱,幸运的是作者找到了,而我们还必须在芸芸红尘里不断的寻找,修行,与自我和解,真心祷告在我耄耋之年我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