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班,去接上早教的顺顺,老婆让我把后备箱打开,放进去了一个儿童车。晚上回家的时候,差点忘了把儿童车拿上楼去。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看见门口有一个大纸箱子,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大家伙躺在地板上,是给顺顺洗头用的,就是那种理发店用的躺着洗头的那种。我有种很无力的感觉,和老婆说过很多次了,没必要的东西就不要买了。结果是,现在各种儿童车就买了七八个了,还有其他玩具,比如小灶台,医生手术台等,家里已经没有地方玩这些玩具了。
经常看到关于育儿的文章写到,玩具越少,孩子越聪明。老婆是看过的,但是还是控制不住买玩具。我想,这些玩具不是为了让孩子玩才买的,而是为了满足她的心理需求。老婆小时候这方面没有得到满足,现在想通过给顺顺买玩具,来弥补自己的缺失。这就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不是说她家怎样,而是要关注顺顺心理方面的需求。小的时候得不到满足,会影响长大后的思维方式,而这种都是潜移默化的,自己未必能察觉到。
之前看到网络上有关于郭晶晶霍启刚夫妇的报道,说他们生活很简朴,虽然家里很有钱,但是却没有铺张浪费,不像有些土豪,穿金戴银,满世界招摇。人是越缺什么就会越显摆什么,而那些真正有钱的,有修养的人,为人处事都是很低调的。
整天在朋友圈秀恩爱的,可能是特别在意自己是否被爱。整天晒幸福的,可能是特别在意自己过的好不好。整天晒旅游照片的,可能是特别在意自己活的是否精彩。真正被爱的人,生活幸福的,经常旅游的,是不屑于秀给别人看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只是日常的生活而已,没什么特别的。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就是说社会法则是减少不足的,以奉献给有余的人。你越没有的,越会把你仅有的也拿走。
所以,不要表现出自己没有的样子,不然,仅有的也会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