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老百姓摊上官司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人疏通”、“花钱消灾”;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找到合适的关系用,事情就肯定能“摆平”。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案例。2012年,我经历了这样一起案件:某青年一起把邻居打成轻伤,该青年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后,家属这边遇到这样的情况,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为了尽快把人捞出来,听到一个朋友说能办理取保候审,马上给了他3万元,后发现被骗,想让他退钱,却被老乡以已经找警察兄弟请客送礼花掉了的理由拒绝了,最终没有要回钱,后来因为等到检察院批捕后再申请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就很难了。他们只知道花钱,却不懂得什么是办案的关键。这类案件一般家属通过赔偿被害人的损失,拿到谅解书,然后和办案侦查人员积极有效的沟通,将谅解书和取保候审申请书一起递交上去,侦查阶段办理取保候审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其实,我从选择律师这个执业的开始就特别排斥“勾兑”,关于“花钱找人就能摆平案件”的想法却在中国大行其道。我一直坚信解决刑事案件的关键,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能不能找到“合法合理的理由”,如同治病一样,想要治好病,钱是需要的,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你能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医疗方案。可能会有一些刑事案件花钱摆平了,但那种情况一是极少,不是常态,二是,他们多数也是找到了法律上的可行理由。因为没有合法的理由,这些关系人也不会冒着被拖下水的风险去做的。
花钱找关系主要分三种:第一种想利用你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捞一笔却不办事(有诈骗的嫌疑);第二种“能人”拿了钱想真心真意帮你,可是因为不具备法律专业能力和经验,从而不知道什么是“合法的理由”,常常耽误了案件的正确处理;第三种就是帮当事人花钱找关系的“专业人士”,他们从勾兑的开始就站在了侦查机关有罪推定这边,最好的结果也不会是无罪。
依靠“关系”解决你的案件,会带三个致命的危险:
第一个危险,就是贻误时机,错过了解决案件的最佳时机,比如开头举的案例。
第二个风险是:背道而驰,关系人出力却使错了地方。比如马贺安老师曾经办理的某个案件,某企业家因为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面临无期甚至死刑。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其家属一心只想“花钱少判点”,很多“能人”也帮着忙活。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种案件争取从轻处罚的关键,不是花钱说情,而应当请公安机关追缴税款。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罪名若想从轻处罚,一个重要的法律理由是:追回的税款越多,刑期可能越轻,而且关键是:必须以“侦查终结”前追缴多少为准。起诉到检察院或法院后,即便你补缴税款也没有用了。但在侦查阶段,他的这些朋友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一关键所在。等马老师接受此案时,侦查已终结,尚有90余万元税款未追回,只能判处无期以上。如果当初他们知道应在侦查终结前追缴税款,只需再追回40万多一点,被告人的刑期就可以大幅度下降到5年以下。这些“能人”因为不懂法律,将劲儿使错了防线,也耽搁了此案的最佳解决时机。
第三个风险,就是被诈骗钱财。很多家属都被人骗过:一些人利用家属“有病乱投医”的心理,以帮着找人为名,骗取家属钱财。等到需要找律师时,家属又被骗得付不出律师费了。有时你的朋友没有骗你,但他可能会被别人骗。如果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律师,就会识破这些骗人的话,因为检察院已经没有“定罪不起诉”的权利,检察院是不可能“放人”的,而“能人”朋友对此并不明白,于是同样被骗。这种情况下,不但耽搁你案子的正确解决,还使你搭进钱财,雪上加霜。
摆平案件到底靠什么?答案是:所有被摆平的案件,主要依靠的都不是“关系”,依靠的还是是智慧(运用法律的智慧)、技能(运用诉讼技巧的能力)、经验(处理刑事诉讼的经验)。在争取案件公平结果上,“法律智慧要远远比金钱与关系有价值”。解决刑事案件,肯定要有金钱的支持,但钱绝不是决定因素。找不到正确的“法律解决方案”,你有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在刑事案件中,金钱的力量只能通过深厚的刑事法律功底、丰富的辩护经验,才能发挥作用。律师费的作用只能是作为法律智慧的报酬,来研究“法律解决方案”,将你的案情正确分析,找到轻判、甚至无罪的“法律方案”,这也是不同的律师收费标准不同的原因之一。
我从踏入律师行业的开始就告诫自己要有信念和原则,我要做怎样的律师?是不断积累智慧、技能和经验还是不断攀附关系走向勾兑?选择了前者会让你不断成长和强大,律师的道路将会越来越宽广;后者只会让你离律师的道路越来越窄,沦为他人的附庸。我的信念是在合法的前提下运用自己的智慧、经验和技能尽我所能地去帮助当事人,只求不留遗憾,结果我无法承诺,我所能承诺的只能是责任心,永远都不要辜负委托人的信任,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就是信任。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贾轶财lawye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