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千年传统有很多,养儿防老就是其中之一。而如今对于这个“养儿防老”的老观念,我却迷惑了。看过太多的儿不养父母的例子,我开始怀疑:一对对父母拼了命的要儿子,最终难道就是为了孤苦无依吗?
我是出生在东北的姑娘,在我的观念和认知了,我们那里的人是很讲“孝道的”,儿子娶了媳妇后也是大多跟父母同住的。儿子养父母,女儿三天两头回来孝敬父母,这样的生活才是和谐幸福的。所以我一直以为所有家庭都该是如此的。
老公是江苏人,大学毕业分配到北方,我们认识后觉得很合适,不久就结婚了。老公虽是南方人,可现实中,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都地道。第一次感受到南北方对待父母的不同,是老公告诉我的。结婚后不久老公和我聊天,他说在他们那儿子是不能多生的,生的越多越不养父母。我听过很诧异,这和我所知道的正好是相反的。在北方父母和哪个儿子住,是父母自己决定的,在哪个儿子家住也是可以随意调换的。所以对老公老家的现象很不理解。
结婚后第一次回婆家,第一次感受到了南北方的不同。第一次看见了住在车库的老人。我问老公:“为什么她们要住车库?不和儿子一起住吗?”老公瞅瞅我没回答。我因为这个还纠结伤感了好久,无法理解。
第一次看见邻里之间吵架,会拿你家没有“孙子”来挖苦对方。我问婆婆这个也能用来打击对方?婆婆语重心长地说:“在这里,没有儿子是天大的事,没儿子是抬不起头做人的!”我听过之后有说不出的感慨,也很庆幸我是出生在北方。而内心从那一刻,开始有了担忧:如果我不能生儿子会怎样?
去年年初时,我们回到了老公老家生活,孩子开始了这里的学习生活。慢慢融入这里的生活,我才真切看到了这里的儿子怎么对待父母的。在这里,父母都是独住的,即便在一起住也像两家人。
我们居住的小区,老人多数住在一楼车库,每天勤勤恳恳地为儿子一家操劳,每天接送孙子孙女上学,晚上会回到阴暗潮湿的车库休息。这一切看着都很平常,这里的人也觉得理所应当。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是和我三十几年的观念严重冲突的,我内心更是没法认同。父母操心到老却不能得到好的住处安寝,这真的是理所应当吗?
两月前的一天,听婆婆和姐姐聊天,谈论的是以前同村住的老人。老伴去世后,老妇人开始了轮流到儿子家住,老人每到一家都会掏出五百元做生活费。后来老人生病了女儿也不爱伺候,三个儿子更是左推右推,最后三儿子接了老母亲却安置到车库。老人心里转不过来这个弯,当天晚上一个人在车库喝药自杀了。大儿子因为心神不宁,半夜来到母亲住的车库,发现死亡的母亲。婆婆她们还在讨论着,而我却心里伤感了好久,操劳一生却落得如此结局,这就是人生吗?
每天一路走来都能看见许多耄耋老人,一个人孤独地推着能走的靠椅,随着阳光四处移动,太阳落山推着靠椅回家。下雨天,楼房车库入口都会看见老人,孤独坐在椅子上望着雨幕发呆。
在这居住的一年里,我每天都能看见这一幕。在这里老人如同陈旧的机器,没了用途后就孤独的等待死亡。我们的父母操劳一生,即使老了我们不能承欢膝下,也该给予应有的尊严啊?我这个外乡人,没有因为在这居住久刻而习惯,反而心变得更沉重。我时常自问:人过一辈子到底图个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父母离世还能再回来吗?父母年轻时养小,老来小儿养老,这不是应该的吗?
都为了养儿防老,可如今这个变质的传统,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因为父母对儿子的太过在意,造成了重男轻女的严重现象。而重男的结果造成了如今的男女孩比例失调,还有儿子的唯我独尊后失去的孝道。这些究竟是谁的错?是父母自己的执念所为?是儿子的心狠没有孝心?人生百年不过图个儿女双全,承欢膝下罢了。而如今落得如此现状,执迷不悟的父母还要执着多久?
父母和儿女是前世的缘,今生的债!究竟是修的今生福缘,还是今生的孽债,其实就在父母的一念之间。儿子是家族的继承人,女儿也是骨肉至亲,当我们不能平衡儿女的份量时,人生的天平就会失衡。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养儿防老,别给儿子赋予过多的特权,平平常常的养儿养女就好,以身作则让儿女懂得何谓“孝道”,何谓“尊重”!
我的孩子正慢慢长大,我从不避讳让她们看见打爹骂娘的情况,只有让她们懂了这样做的不对,她们才能体会父母的付出和好。孩子是父母的天使,我们要以身作则教导孩子,让她们有天使的爱心。不要无底线的娇惯,让他们沾染上恶魔的邪恶!
我的身边这样的事,依旧会每天不断发生。我庆幸自己不是其中一员,也感恩和婆婆相处很好,这样的生活很让我知足。
人生几十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全家和谐安康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