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孩子的基础是如何不好,不管孩子在学习方面是如何困难。也不管他在今后的时间里将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可能是教师、作家、学者或是工人、农民。
首先他应该是一位爱国守法,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中国公民。不仅要成为一个有觉悟公民,他还有权享受人生幸福和快乐。其实一个人所形成的能力和品质,包括他所应有的东西,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而在他的身上逐渐形成的。也就是孩子在某些方面能力发展的迟缓,与孩子本身关系不是很大,而大多数是因为他所生活的环境和家庭的教养所决定的。所以,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望来上学的,他们也特别需要在学习中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肯定。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教会彼特学会解答应用题一样,孩子由心底发出的快乐是自豪的,是真诚的。这是自己尊严的源泉,没有因自己劳动而获得自豪感的人,就谈不上是培养真正的人。也像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讲的巴甫里克的成长故事,原先老师给他下的断论是: 一个思维迟钝的孩子,因为他很少思考,态度消极。直到后来教劳动课的老师发现了他“表现在手指上的功能”,大家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认真、细心又极其聪明的孩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鼓励下,他的转变越来越大。后来,老师居然说他是真正的实验者,是未来天才的园艺家。
“孩子只有当他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和观察世界,而且仔细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世界,还在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完善的时候,他才是一位真正的人。”
自我教育永远是最好的教育,因为要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情。不仅要在身体上战胜自己,还要在精神上战胜自己。如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坚持每天的阅读和写作等等。形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时间,是培养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开始。
琐碎的说教不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孩子认真的观察、体会、思考和实践,把教育和自我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不断使自己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