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出生在内蒙古西北牧区的一个嘎查,兄弟姊妹五人,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父母是农民,赶上饥荒的年月,为了谋生父亲带着母亲从农区迁到牧区,虽举目无亲,但终于过上了可以吃饱饭的日子。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若是谁家可以买上一块肉简直就是羡煞邻居,更别说可以每天拿着骆驼肉干当零食了,对于生活在平民阶层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富裕人家的象征了。
她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虽不富裕,但也无忧。出生那天,父亲看着她清秀的眉眼和英气的鼻子,流露出满满的爱意。这是他31年来最激动的一刻,他,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贴心的棉袄,“给她起名字叫英吧!”父亲说完后抿了抿嘴,嘴角向上给出一个漂亮的弧度。两年后,英的弟弟出生了,母亲激动起来,对于落后地区的女性来说,有了儿子就算有了依靠,看着虎头虎脑的儿子,英的母亲脱口而出“我想叫他虎子”!
英家的经济情况也随着人口的增加日益紧张起来,随后两年,英的母亲又生了二妹湘,二弟军,三妹俊。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英的母亲累弯了腰,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等到三妹出生时,英已经十岁了,对于人口出生率极高的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来说,每一个新生的孩子都是对家庭经济以及劳力的巨大考验,当然,十岁的英已成为家里仅次于父母的长辈,上学时带着虎和湘,放学后先是去荒地里把提前准备好的蛇皮袋装满灰菜,村里人每天可以看到三个小小的身影把一大袋灰菜从坡底一点点拽到坡顶,然后再抬回家。英是最大的,所以她会自己抬一边,让八岁的虎和六岁的湘一起抬另外一边。每每回到家中,他们把整袋灰菜抬到父母面前时,都会开心的笑起来,似乎他们完成了一件伟大的工程。
这确实是一件伟大的工程,因为英的母亲要用这袋灰菜喂猪。村里勤快的人家都是要养猪的,第一年抓的小猪,第二年就可以喂的又肥又壮,屠宰以后不仅可以供应上全家的油水,还能有一部分结余卖给不养猪的人家,获取一些收入贴补家用。所以英和弟弟妹妹的“拖拽工程”,其实就是为了给猪们一个好口粮。英的父母都是勤快人,家里不仅养了两头猪,还养了二十多只羊,还有十只鸡。所以英总是很忙,毕竟家里长嘴的都要有人管,所以英在完成“拖拽工程”后,就要马上投身到帮母亲做饭的过程中。
摘菜、洗菜、切菜,准备妥当后英的母亲来掌勺,而英则需要将菜叶喂鸡,接应放羊回来的父亲饮羊、圈羊。晚饭后,她才可以从小书包里掏出她心爱的课本和作业本,认真的写起作业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