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去锋芒的秋阳斜洒于阳台,一壶热茶的微烟袅袅,在我和朋友之间氤氲荡漾。浅饮轻酌中的散谈漫无边际,却扯到了现代婚姻中的离与和:怎么到了翻书一样的速度?
记得曾听一位老师讲到鲁迅与朱安:若鲁迅与朱安离婚,朱安即被置于死亡的悬崖。为此,我专门找学戏曲的同学要来《风雨故园》的链接,看了又看,怅然若失。风雨飘摇的故园,幽苦难言的蜗牛,撕扯了人心。是啊,鲁迅朱安,一对无法交合的平行线!如若离婚,一辈子的纠缠虽不复存在,悲剧却又是另外一种样子了。许广平,朱安,鲁迅,谁对谁错,在我心里模糊的没有了边界。他们之间的法定婚姻、事实婚姻,已失去定位的价值。但长相厮守、卿卿我我的一对,必是得了心灵契合的优势。
记起,曾目睹一朋友的婚姻隐痛。长时间的分居,平日里的冷言冷语,遇事意见的纷争,朋友的借酒消愁,身边人的无语怅惘,怎是一个“烦”字了得。历来是“劝和不劝分”,旁观者的我们实在不知如何应对。好在七零后的我辈尚且保守,朋友的婚姻也就委屈存留到了现在;好在跨过不惑之年的我们,困于生计的人生中,婚姻已不是核心。有太多其它的苦占据了生活的时间,遮住了婚姻的不快,隐忍中不觉就要走向暮年。
就在我们七零后坚忍着躬身前行的时候,后来的八零后、九零后卷入了离婚的潮流。平时小打小闹的拌嘴,或者一事不合,就会搅扰的天翻地覆。回娘家、拳脚相加,全家跟着遭殃,持久战拉开的结局与离婚很近。熟人家的孩子,媳妇和婆婆因家庭琐事拌嘴。媳妇出言不逊,儿子骂了不像话的媳妇一句,结果媳妇回归娘家,弃咿咿呀呀的孩子于不顾。据说,已经一年多了;又听说,媳妇是想掌控公公婆婆打工的钱……
在老家还听说:现在的孩子找媳妇,给了彩礼钱,再给买房钱;给了买房钱,再给买车钱!新媳妇过了门就摇身为城里人,有车有房,好吃好喝等着生孩子上城里的学校。哪家有仨俩男孩,爹娘这一辈子的里程就是:挣钱,给钱;借钱,给钱;挣钱,还钱。成家后的年轻人若是孝顺立业,劳苦的爹娘可真是行了好。我曾为家乡有这样的恶习心生厌恶,痛心那些叔伯姑婶、兄弟姐妹们的软弱,怨怒他们助长歪风的滋生。然而,我又听说了另外一件事。
同学的孩子自主恋爱,谈了外地的女孩儿,女孩儿漂亮又懂事。谈婚论嫁迫在眉睫,女孩儿领着同学一家回去见家长。匆匆回来的同学愤懑满怀:谈不拢!女方那里的规矩不仅要车要房,还要附加一大笔专属娘家的彩礼钱!唉,我能说家乡的风俗在外地风俗面前是小巫见大巫吗?不能!
起初,我很纳闷,新时代的年轻人难道会不懂:婚姻的基础是感情。起初,我也很想问问,他们眼里感情值多少钱!寻找婚姻的前提,不应该是情感的归宿吗。可是,媒体上那些个秀恩爱的明星们,也曾经信誓旦旦的谈坚贞不渝,婚姻的变化还不是比翻脸还快吗!婚姻结束,不谈钱的明星怕是少之又少吧。
我终于明白了,婚姻的结合需要一见钟情,相貌上的满足是基本。它还需要两情相悦,没有互相喜欢做基础,哪来的共同语言。它更需要心灵的契合!我曾想:鲁迅与朱安倘若有一丝心灵的契合,新婚第二日,鲁迅的东渡日本必难成行。若不是心灵的契合,许广平又怎能做到与鲁迅厮守一生。在那样的时代,许广平又该是顶住了怎样的压力?这勇气,必是来源于她与鲁迅心灵的相通。
心相知,性相近!有人说李易安是中国古代女作家的花魁,决定这一地位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情,不是她的家世,不是她的琴棋书画修养;而是李易安与丈夫赵明诚的伉俪情深,志同道合。虽有夸张,却足见心灵契合对婚姻双方的长久撮合力。最合意的婚姻不在财富的多少,而在精神的相互慰藉。夫妻双方若心灵相通如高山流水遇知音,婚姻定是无坚不摧了。我们所羡慕的:沈从文张兆和婚姻如酒般醇绵,王小波李银河婚姻如月般柔和,三毛荷西婚姻如沙漠般热烈,钱钟书杨绛婚姻如童真般有趣……莫不如此啊!
婚姻大事非儿戏,老辈人总结出的理儿不错,千万不能抛开“情”字儿说“钱”字儿!一旦“情”绝,就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