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遭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忍辱负重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在思想上承袭周朝,尊崇儒学,所以在史记中以儒家思想作为出发点评论历史。“独尊儒术”和历史结合,在纪传体历史中有两大特点:
一是把统一六国的大秦帝国描绘成暴秦,“焚书坑儒”是他的重笔,横征暴敛是他的重彩,甚至把秦始皇的身世作为八卦留给世人。因为“灭周”(司马迁自认周为先祖)成为司马迁的痛点。
二是辱汉。在司马迁的人生屈辱中最大的屈辱来自于汉家天子 ,所以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也成了靶子。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起始是个市井无赖,中间背信弃义,弃妻弃儿,后来诛杀功臣,与败将项羽重诺守信,爱妻敬父,英雄盖世的大丈夫形象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