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国家美术馆就是我们开天辟地第一次——第一次认真而集中地接受世界级名画的洗礼。
先给英国人点一个大大的赞。和这里其他的博物馆一样,国家美术馆是免费的。想想后来在卢浮宫在梵蒂冈,要交钱不说,进去后很多展馆还同春运一般,胖子挤成瘦子,瘦子挤成照片……流连忘返于伦敦诸多博物馆之时,常常忘了自己身在伦敦,而是从古自今由东到西地神游。正如走在伦敦街头,充斥双耳的不是抑扬顿挫的英伦腔,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语言。
当展馆内外仍有世界来朝,谁敢断言大英帝国已成过去式?
话题转回国家美术馆。不仅我在这里如痴如醉,连娃都玩得很high。何故?事前就请他在手机上帮我敲入了该馆30幅必看名画的清单,然后在美术馆照着清单玩寻宝游戏,看谁先找到名画,完全引爆了小子探索发现的潜能和争强好胜的本能。当然,后来在巴黎奥塞博物馆终于还是hold不住了,“败倒”在一幅梵高的名画前。博物馆一般都给小孩免费,看来是有道理的啊……
继续带着有色眼镜,吹娃在国家美术馆的光辉事迹。我以为他只是以找到名画为乐,并不特别关注画作本身。事实证明我错了——有些画作甚至是经他提醒,我才确认当时的确看过。也许在艺术方面,成人太高估自己,太低估孩子了。
国家美术馆网站推荐的30幅必看名画,3个多小时里我们打卡了1/3,下面专挑最难忘的四幅来讲,顺便感谢该网站大大方方地让人免费下载高清图,艺术无价的理念贯彻到了网上网下。
1. 需要绕到右侧来看的画
这是一幅非常适合在现场玩味的画,留给小盆友的印象也最深。不要被这两个略带中年油腻感的大使带走注意力,看图的最下面,两人之间是什么东东?这不是小霍尔拜因在XJBH,而是一个视觉谜语。当我们绕到画的右侧,谜底就解开了:
还记得意甲赛场,球门旁的TIM广告其实也是这个玩法。懒得网上挖图了,球迷朋友们自行脑补。根据我自己涂鸦的类似体验,画家可能是站在那个特定的角度直接画出骷髅的。
此画还有一个玄机,也增加了现场解密的乐趣。画的左上角放大是这样的: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才能不朽?画作大概想表达这个意思吧,虽然隐晦得有点微言大义的感觉。
2. 什么,你还在开宝马?
提香的这幅画,一开始就吸引了我这个俗人,因其鲜艳的笔触(威尼斯画派就是讨喜啊,现场看着好像更鲜艳)。回来后又到美术馆官网细看,这画越发显得有名堂。它从天到地从远到近都是看点,官网视频里,美术馆专攻16世纪意大利油画的专家Matthias Wivel已经做了极其精彩的讲解,我就不拾人牙慧了,有兴趣者可以自行网搜,我的名字是红领巾。讲真,想要去读一整部神话,有时候仅仅是因为一幅画。
这里只说我感兴趣的两个人。其一是右边的一个酒神随从,耍蛇裸男,他的造型像极了拉奥孔,因为后来我们在梵蒂冈看了雕塑原作的缘故,现在再看尤其觉得眼熟和亲切。其二当然是造型更拉轰的酒神Bacchus本尊了,见到钟情的女生Ariadne,热血上涌,从双豹战车上(什么,你还在开宝马?)一跃而起……果然是酒(chi)神(luo)版(luo)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男神就无需撩妹,直接扑妹吧!
3. “色字头上一把刀”——鲁本斯,李伯清
鲁本斯巴洛克风格的画作固然精美,更精彩的却是故事本身。天赐之子参孙拥有天赐神力,和非利士人干仗那是一个横扫千军,活脱脱犹太版的常山赵子龙。插入一张在Albert & Victoria博物馆看到的参哥英姿。虽然只是一根驴的下颚骨(额,这个。。。),但到了猛男的手里仍然成了居家旅游、杀人灭口的必备利器。
然而他终于被美色所惑,拜倒在黛莉拉的石榴裙下,还泄漏了自己神力的来源——他从未被剪过的头发。于是在他沉沉入睡之时,一把剪刀伸了过来……此时,非利士士兵已经带着兵临城下的既视感到了门口。
画中黛莉拉被描绘成了经典的希腊式美女,直鼻和圆润的下巴清晰可见。这也是后知后觉,参观了卢浮宫的《米洛的维纳斯》再回过来看这幅画,这才注意到😅无独有偶,画中壁龛里就是维纳斯……且慢,这可是爱神,妖妇黛莉拉和爱神岂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维纳斯来自罗马神话,在希腊神话中对应的是阿芙罗狄忒(Aphrodite),一看词源就知道和性欲相关了,比如“春药”,不就是Aphrodisiac嘛😜
评书艺术家李伯清曾绘声绘色地讲过“色字头上一把刀”,这画贴切得简直应该让李老师“哗”的一声甩开折扇亮个相,人们定睛一看,扇面正是《参孙和黛莉拉》……另外,琢磨出“色”字的人(们)很可能绝顶聪明,更可能有切肤之痛。
4. 抢戏的天使
这幅画被放到了国家美术馆诸多展馆的尽头,在我们快走到出口的时候,才问清了它的位置,于是乎忙不迭再穿过无数个展厅赶过去,一边感叹匆忙之间错过了太多画作,一边期盼着在长长的走廊尽头,与达芬奇的首次相逢。
我们最开始没有搞明白画中两个婴孩,谁是圣约翰谁是基督😅看了现场说明才确认,左边那个毕恭毕敬的必须是圣约翰啊。还记得现场说明里提到了达芬奇的明暗渐进画法,《蒙娜丽莎》即是最著名的代表,这里也体现得很明显,人物立体得跃然纸上。
这幅画有个姊妹篇,确切地讲是还有个“姊”挂在巴黎卢浮宫,我们此后也看了。卢浮宫官网实在太小气,给出了邮票大小的图片,那我就请出无所不能的wikipedia吧。
这两幅姊妹篇的故事真是太多了,达芬奇有意无意布下的迷局,养活了后世的学者小说家阴谋论者文艺批评家。我就不凑热闹了,只说卢浮宫现场观察到并和娃分享的:和伦敦那幅一样,圣母基督和圣约翰,三人目光汇聚;唯独上图右边的天使,其表情神态和那指向圣约翰的手,都与伦敦那幅迥异。她脸上那蒙娜丽莎似的神秘微笑,以及向画外观者投来的目光,想要传达什么讯息?
这些传世画作,网上往往也有高清图,那现场观看的意义何在?本来想逼格满满地说现场感、朝圣感、仪式感,凑到画前细察笔触的粗放或细腻、帆布或橡木不同的质地;如果是巨幅,需要退后几步仰视,便开始想象画家当年是不是也是这样,退后几步,抬头审视自己的画作……
然而,没有什么比现场的孩子们更有说服力了。正如欧洲此行去过的所有博物馆美术馆一样,那里总有许多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兴趣盎然地看着,有些还认真地做着笔记。突然,神祇士师从雕像基座上走了下来、鸟兽花草从油彩水粉里重焕生机,给孩子们耳语那些成百上千年的秘密。
岂止是孩子们呢。连我都觉得,此时一切都重新成了未知,世界正展现出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