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与天地矣,与万物矣”说是庄子对诚的认识,我读书几乎不记忆,所以咱先不管是不是庄子说的啦,咱就就着这一句话,谈谈诚应该怎么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诚是与天地万物相合的,天地万物都来自于道,也就是诚是与道相合的,还不能忘了“道”法于自然
咱们是人,暂且用“道”来表示宇宙的最高奥义吧,若是不符合天道的,不符合德的,那都是不诚的
不仅是庄子这么说过,孔子先生也说过类似的意思,其他的圣贤也说过,比如下面一句话:“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可以理解为最诚实的东西就是道,我们人类法天象地,所以说我们就是那个诚之之人,诚之那是人的行为
所以,那些不惜代价的去赴约的并不一定是诚的表现,诚是朴实无华的,所谓诚则信,信言不美……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多少都包藏一点祸心
比如无道无德的事情,你也要赴约吗?你明知道是错的承诺,你也要赴约吗?那是王八蛋,你诚个屁
孔夫子不也说过“言可覆”吗?如果不对的,那么我就可以违背诺言,因为我知道了我不对,我违背了道义,我错了!我不违背那个承诺,难道我还违背道不成?个人承诺和道哪个大哪个小?最后造成的结果哪个更好?
合同就需要一定遵守吗?不一定,因为合同不一定符合法律的要求,即便符合法律的要求,法律也不一定合乎道义!不过有一点,如果是不违背道德的东西,如果真是你犯了错误,你就应该承受相应的责任,给人家以赔偿,否则的话,别人因此而受到的损失,你于心忍吗?即便别人愿意与你同甘共苦,也只不过是多了一份痛苦而已,与你而言,你的痛苦不会少那么一点,除非你是个坏人
什么叫道德?什么叫良知?不是人规定出来的,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东西,是先天地而生的东西
诚信二字都是如此,仁义礼智也是如此,都必须符合道,否则的话,一切都免谈,一切都是不对的,你别管他是道家还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是一样的,都是法于道,法于自然,道不是谁家独有的,几乎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共有的理解
有些人会说呀,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当中还会要求一个人要守信呢?那是因为他把你们都看作是懂道理的人来讲的,我承诺你明天去杀个人,那我也需要守信吗?如果我承诺明天去卖国,我就得去吗?
没有哪一个学说是不想让人类和谐美满去发展的,没有哪一个学说是为了让人家不择手段去保证这所谓的狗屁承诺的,那些邪教不是学说,是惑众妖言!
一个诚字,看起来那是言成,言成的基础,是有道德,有仁义,否则的话不叫诚!什么叫信?人言所成罢了?就是说我们说的承诺被落实就叫信,信的是那个诚,最终信的是那个道德,不是那表象的狗屁语言,没有道德的话是屁,不是人言
古语有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后面才有智与信,无论是哪一步,都必须有道,如果没道,那么你就是仁义礼智信一个都不存在,仁义礼智信的顺序说明后面的需要前面的作为基础,而仁又是法自然而定下的人伦!
那些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对错的去坚守一个承诺的人,那是白痴,这样的人是不得善终的,即便你没打算去害人,那么伯仁也会因你而死
杀人犯不需要亲自去杀一个人的!况且其他的那么多小事
这世上只有一个东西值得别人时刻坚守,那就是自然,其他的无论是什么,无论有多好的名声,那都是有漏的,若是你要无条件的坚守,那么必定会有错误存在其中,所以说我们人类如果想要好,我们个人想要心安理得的达到心身和谐的状态,那必须要做到以自然为基准,就算是道都有那么点低级,因为道是人思虑出来用于表达的一个概念,自然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整体,何况你一个不知对错的狗屁诺言,那诺言在小立场上都还不一定是对错呢
当然了,“道”只是对自然认识的一个称呼,不止一个名字
“轻诺者,必寡信!“巧言令色,鲜仁矣!”“诚信”从来不是靠嘴说的,是以道为基础做的!要是照一些人的理解,那么就没什么浪子回头了,也不会有什知错就改了!
教育人也没必要直接告诉他们要守信,因为他们层次不到,多数情况下那都是害了他们,你只要告诉他们你要顺道而言,顺道而为,之后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诚!把自家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就看你对道的理解啦,其实道是很容易能被孩子理解的,运用简单至极的事情都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维框架
即便想告诉他们细节如何去做,也得先告诉他们还有个根,即便你自己解释不了根,也得让他人意识到有这么个根存在,他们自己会探索!
把根给他培育好了,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要发现根不对,你想办法给他校正,实在不行就打几顿,再不行就把他打废了吧,让他不能作恶,免得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