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系列回顾帖的第一篇,按理来说应该运用结构化思维来做好整体的思路,再开始动笔(磨刀不误砍柴工嘛,这是C特质,对不对?),但我还是比较随性,在立了日更flag的情况下,还是要写到哪儿就到哪儿吧。
期望呈现的是第一篇文章是DISC是什么(源起、理论基础),为什么要学习DISC,DISC应用层面。看了红宝书后发现,海峰老师已经整理得妥妥的,而我还没有好好吸收,实在是写不来。
之前也学过DISC,而且HRPC的培训方式也是会透过对一些名人、影视剧人物的解读来帮助更好地识别每一种特质,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和不同特质的人互动。概括来说,DISC的学习可以帮助提升人际敏感度,而提升对人敏感度有三个层面。
1.能不能识别?(观察不同特质的人做出的不同反应)
2.能不能运用?(知道什么是他想要的)
3.能不能管理?(知道什么是他需要的,且愿意、能够调整自己的模式)
而在这个学习应用的过程中,会经历三个阶段,贴标签、撕名牌、
这个过程也类似我们公司说过的从手中无剑,到手中有剑,再到心中有剑,手中无剑,才能运用自如。
下面这张图非常经典,DISC是呈现两个维度的,第一维度是“任务-人际维度”,也就是关注事和关注人,第二维度是“直接-间接维度”,画一个二维矩阵即可。第一个维度,是看这个人是关注事、任务导向,还是关注人,人际导向,前者与人交流一般直接进入任务状态,表情比较严肃,后者与人交流比较乐意分享和沟通。第二个维度是看这个人是行动快还是行动慢的,DISC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行为具有倾向性,前者在沟通时比较直接,做事行动力也比较迅速,后者在沟通时一般比较委婉,做事前思来想去,行动比较慢。
很多对于性格测评、性格分析,并不了解的人会说,人多么复杂呀,怎么可能用四种、16种类型就描述清楚呀,或者是我有时候关注事,有时候关注人,要看什么情况呀,也有的会说,我哪种情况都有,没有那么绝对的呀。
嗯,你长得好看,你说什么都对(😄),是的,这些理解都是对的,人的行为是有倾向性的,在一定的情境之下,是可预测的。同时,这里有两点提醒:一非绝对划分,每个人身上都有D\I\S\C特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二无高低优劣,D\I\S\C只是特点,本身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今天来分析一下D特质,指挥者,关注事,行动快,有两个重要特点,目标明确,反应迅速。古今中外名人,你最先想到的是谁?在你身边,你最先想到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