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后,出生在东北一个小城镇。家庭美满幸福。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家庭不算富裕,但很和睦。
我的童年很快乐,没有任何的培训班。家长也没太高的要求。只要放学了,写完作业,就可以肆意的玩。左右邻居年龄相仿的孩子很多。玩到很晚不回家,家里也不会有人管。傍晚大家最喜欢玩捉迷藏。天一点点黑,但还是可以看清楚对方的脸。有一次,我和几个伙伴藏在家里的仓房里,然后另外的一个伙伴找。藏了好久,也没见他来找。我们还在讥笑他笨,找不到我们。其实,他是被家长叫回家吃饭睡觉了!
那时候,没什么玩具。刚好赶上国家给各家各户按自来水。把路挖开很深铺设水管。有很多黄泥被挖出来。这就成了我们的玩具。大家用黄泥捏各种形状玩,头一天做好。亮一晚,干了。就成功了。干透了就裂开了。但是我们依然玩的热火朝天的!后来,不知道是谁发明一种玩法,我们叫他它摔大炮。就是把黄泥做成碗的形状,往地下摔。然后就会有响声,黄泥碗也会摔出个洞。别人就得拿自己的黄泥给补上。就这样开始赢黄泥。放学没事大家就找个地方摔大炮。这个玩具很好玩,但是总是会把衣服弄脏。也没少挨家里的批评。
上了三年级后,冬天生炉子要学生自己拿柴火。于是秋收后放学我们就会结伴去拔豆杆。就是农民把带豆子的杆子割回家,剩在土里的就是豆杆。我们小孩子就是把这些豆杆拔回家,在亮干了。装袋子里带到学校烧炉子取暖。一放学,就看见许多小朋友拿着袋子,去地里拔豆杆。现在看来很辛苦,但那时候我们干的很起劲。有时候拔一袋子,自己都拿不动。只好叫爸爸给我骑车带回去。那时物质条件很艰苦,但我们依旧很开心。用自己拔的豆杆,烧的炉子很暖,热的饭也很香。尤其是上午第四节课开始热饭的时候,教室里弥漫的饭香,真是念念不忘啊!
那时候整个小镇能考上大学的人很少,我的姐姐学习很好考上了师范大学。成为家里的骄傲。一年后我也考上了同一所大学。我们家成了镇上的榜样。
学习要有良好的习惯。生活要有积极的态度。相信80的童年都很快乐!生活条件差,却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我很怀念我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