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秦文学

在文学史上,习惯将从上古至秦统一以前这一阶段的文学称为“先秦文学”。

这个时期,社会制度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变迁。

这个时期,人们完成了从弓着身子到直立行走的蜕变。

这个时期,也经历了石器时代,母系父系,奴隶制的交替。

而这个时期的文学,也进入了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初时期。

如果把我国文学的发展比喻为一条长河,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学,正是处于发源阶段,而且它将发挥基石的作用,撑起我国文学的建筑。

因此,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对于认识我国文学优良传统的形成、审美意识的历史起源以及我国文学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的发生和发展,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先秦文学发展与进程

文学艺术的起源和上古劳动诗歌

文字的产生和起源

学术上有提法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它是概括劳动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出来的。最初产生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就是人类在从事集体劳动中,依照着劳动时的节奏,袭着劳动呼声的样式产生的。

原始人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疲劳,协调动作,便自然而然地依照着劳动动作而发出有高低间歇的一种呼声,从而形成简单的节奏,这种节奏正是诗歌韵律的起源。

当这种呼声一旦被语言所代替或与一定的语词、语言相结合时,于是一种具有节奏性、音乐性的语言艺术诗歌也就正式产生了。

原始的音乐,就是劳动音响的再现,最初的乐器几乎无不是从原始的劳动工具转化来的。而原始舞蹈的内容和舞姿,则更明显的表现出是某种生产动作的模仿或某一劳动过程的重演,所以,说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有迹可循的。

原始诗歌的主要特征

原始诗歌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对劳动生活的描绘和歌颂,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劳动生活。

另一种是带有宗教咒语的民歌,往往这样的咒语,是原始人妄图靠着这种有韵律的语言来指挥自然,改变自然,使它服从自己的愿望。

中国古代神话

神话是什么?

根据马克思的科学概括,神话是"已经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的这些精辟论述,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神话的产生与性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神话故事的产生

一是原始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极其简单,人类无法解释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及其变化,于是就凭借着狭隘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和幻想,把一切自然物看作是神物,把一切自然的现象、变化,看作是神灵活动,甚至认为一切自然物也像人一样有意志、有性格、有感情,这就在原始人的头脑中形成了各种自然神的观念。

二是原始时代,人们无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于是他们幻想能够出现具有超人能力的英雄,率领他们或帮助他们去战胜自然和征服自然。这样他们便在某些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各种英雄神的故事。神话中英雄神的出现和塑造,一方面表达了原始人对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往往也是人类自己某些劳动经验和智慧的概括与集中。

三是关子异人异物故事的产生。原始时代由于缺乏工具及技术,所以劳动十分繁重、艰苦原始人出于减轻劳动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克服某些自然障碍,谋求生存条件的向往,创造了异人异物的神话故事。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概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创作时代大致从西周到春秋,最后编定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

诗经中所反映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最南应该到长江以北,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

关于诗经如何编辑而成的问题,流传最广的观点认为,诗经中的诗歌是各地诸侯公卿列士,将自己创作或搜集到的诗歌献给周王室,在由王室乐官整理而成,这种观点更为可信。

《诗经》分类

国风共160篇,国风由于多采集民间赋予百姓生活的描绘,反映人民生活,劳动和斗争情况,形式上也比较流畅,篇章紧凑语言明快节奏感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雅集为朝廷正乐,是西周王室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共74篇,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情况。

颂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歌颂奴隶主贵族祖先的丰功伟绩。颂虽然有史料价值,语言简朴古雅,但读起来绕口,不顺畅,思想和内容也比较僵化。

散文的开端及先秦时的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包括《论语》《墨子》《孟子》等。

先秦历史散文

我国的史官建制很早,按周代的制度,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位,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是其代表。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秦晋摇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就是这样。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左传》和《战国策》对后世的散文家有着深刻影响 。司马迁的《史记》,曾经大量采用这两书的材料,并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汉代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其雄辩风格得之于这两书也很多。历代史书的编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记叙问,在语言和表现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

诸子文章的风采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

《墨子》一书,语言质朴,但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有时整段用,有时全篇用。而且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论主旨。

《庄子》是在先秦散文中最具风格的,其大量的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这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丰富,并且很多出自作者自创,而且寓言也不是简单的比喻,也具有着奇幻斑斓的色彩。

《韩非子》的文章注重论述,论事证理切中要害而又精辟深刻。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子的分析力最强,且他的文章中也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历史知识。

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诸子散文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伟大诗人屈原和楚辞

什么叫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也就是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成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体的来源

在楚辞作品中常常会看到具有楚国地方特有的乐曲名称,如《渉江》、《九辩》、《九歌》等,以及当时的楚地民歌几乎都是在每隔一句末尾用语助词"兮",这正是后来屈原"楚辞"体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

楚地的民间"巫歌"对楚辞的影响也比较大。在现存屈原的作品中,《九歌》就是屈原在民间祭神的乐歌的基础上写成的。《招魂》也是根据民间招魂词的写法而创作的。可见"巫歌"对楚辞体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诗经》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对楚辞的产生也有启发和影响。如屈原的《桔颂》、《天问》篇章的基本形式采用《诗经》的四言句式加以重叠而成,明显受到《诗经》的影响。另外,"楚辞"是在战国时散文勃兴期诞生的。先秦散文中的篇章,气势,自由灵活的句式以及那接近口语的虚词运用上,对楚词体的形成都有着启发和影响。

诗人屈原

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后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于楚王同姓的贵族。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

最初曾得到楚王的信任,得到了要职。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了屈原的一生。在最初得到楚怀王信任时期,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进步的政治思想,就是使祖国富强,变中国分裂为统一;进步的政治主张,就是对内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但这些都遭到了腐朽贵族的反对,屈原遭谗受处,被两次流放外地。

屈原第一次被逐大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的地点是汉北一带。屈原始终不忘祖国的安危,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始终不渝眷恋祖国的忠贞情感,及对殉于苦难之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这两方面的结合,是这一时期屈原爱国主义思想的突出表现,体现了他爱国思想的深刻性。

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是在襄王十三年左右,被放逐的地点是江南一带,这时屈原个人的冤屈丝毫不能动摇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在代表作《离骚》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危在旦夕的祖国命运的深刻焦虑,对祸国殃民的奸臣们的强烈增恨,以及不能实现利国利民的政治理想的悲愤,表现了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当屈原渡湘水到达汨罗附近的时候,齐国的军队已攻进楚国,屈原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为了表明自己至死不离祖国的决心,他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杰出的辞赋家宋玉

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担任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这些典故皆他而来。

生于屈原之后,有学者称其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

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宋玉师承,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但也有学者认为王逸晚于屈原200年后,才说宋玉是屈原弟子,是没有依据的,是其把“祖(承袭、效法)屈原”理解为“师从屈原”了。

先秦文学成就—独领风骚

在先秦文字中,有千古风骚之说,那就是北《诗经》与南《离骚》。

《诗经》

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当时的社会上层人士普遍应用,表情达意也常被用来讽谏劝诫评论抒情,诸子百家在著述中也经常引用,孔子就曾以施教授弟子,并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功用有多方面的阐述。诗经里的诗歌基本上是北方人民和贵族的作品,反映的大致是北方的自然人文风貌。

其社会功用

《诗经》的编集本身在春秋时代,其实主要是为了应用: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 ;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

其历史与民俗价值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其礼乐文化及其它价值

周代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产生了不同于前代而又深刻影响后代的礼乐文化。其中的礼,融汇了周代的思想与制度,乐则具有教化功能。

《楚辞》

《楚辞》主要介绍楚辞。"楚辞"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战国时代,我国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同时也指伟大的诗人屈原和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诗体写的一些诗;以及把这些诗选辑而成的一部诗集。

"楚辞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第二,楚辞充分反映了它那个时代政治变革的斗争,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第三,楚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的结晶。

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因为优异的品德和才学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但由于他举贤授能限制旧贵族的权益,遭到了他们的嫉恨和反对,最后屈原被迫离开郢都流浪汉北,屈原的很多作品包括离骚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

《离骚》全诗共370多句,近2500字,写作年代一般被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离骚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屈原首先自叙家世生平,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又出生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因此具有内梅他勤勉不懈的坚持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理想,但由于君王的动摇多变使自己蒙冤受屈,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屈原表达了自己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决心。

后一部分极其幻漫鬼妻,在像传说中的舜辰戍心中的愤懑之后,屈原开始上下求索,希望为自己和国家找到一条出路。但这些行动都以不遂其愿而告终,最后作者试图离开国家另谋出路,但还是由于眷恋中国而在此流连。这些象征性的行为,显示了屈原在苦闷彷徨中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突出了屈原对中国的挚爱之情,全诗,缠绵悱恻,感情十分强烈。

他的苦闷,哀伤不可遏止地反复迸发,从而形成了诗歌形式上回旋复沓的特点。这种回旋复沓,乍看起来好像无章次纹理可寻,其实是他思想感情发展规律的反映。

成就

中国文学史上素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离骚》,他们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

国风中的民歌就集中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在内容上,他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他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笔芯,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

离骚体现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本质在艺术手法上。屈原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构成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还利用民歌的笔心手法创造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诗人借助这些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

《诗经》和《离骚》出现以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就开始定型,我国历代文学家顺其自然的继承了这两大传统,或偏重现实主义或运用浪漫主义,用不同的风格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中华诗歌文化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诗经》和《离骚》就是它们源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9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5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8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6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0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98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3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17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77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4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8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99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2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3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74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9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