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488字,阅读约需4分钟。
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虽是午睡初起,教室里的孩子们照样挺直腰杆,精神抖擞,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高声呼喊着班级口号:
挥动激情,勇夺桂冠,三班三班,起航扬帆!老——师——好!
我面带笑容,微微鞠躬还礼:同学们好!
孩子们落座,在复习了戊戌变法的风云激荡之后,我们一起认识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与直隶提督聂士成一起参加天津保卫战,抗击八国联军。在北京,我们“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侵略者的暴行拍案而起。弱国无外交,在列强面前,目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下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时,我们涕泗横流。
学习让人愉悦。我和孩子们一起穿越,一起感叹,一起背诵。
在讲到《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时,我引导大家运用形象记忆法。我在教室门口站定,说鸦片战争让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强调了“开始”二字。又向里走了两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让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再向里走两步,说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最后,我上了讲台,突然蹲下身去,不见了踪影,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了。
此时,孩子们开心地笑了起来。
接着,让他们趁热打铁,再回顾一遍,以加深记忆。
临下课时,又补充了两个小知识。
一是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亲属关系。二是二人相隔一天去世,光绪在前,慈禧在后,成为清史之谜。100年后的2008年,专家化验光绪帝的头发证实,其死于砒霜中毒。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本学年走上历史课的讲台,一方面有执教历史课六七年的经验,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感到才疏学浅,生怕误人子弟。于是规定自己必须听一节,再上一节。即先虚心学习同行的课,再回来耕自家的田。林海霞老师的课大气沉着,知识底蕴丰厚,重难点处理得当;刘保星主任的课节奏欢快,引导学生小步快跑,又背背写写,步履扎实。期望取他们之长,补自己之短。
为了弥补知识短板,新近购买了几本历史书阅读,有《中国近代史》《重说中国近代史》《天朝的崩溃》《中国古代地名》等。把课本变厚,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行稳,才能致远。
刚下课,又有两三位同学向我提出问题,让我欣喜。
回到办公室,我意犹未尽,感受到上课的回味悠长。于是,写下这份表扬稿,在班级群里发布,将激励与信心传达到孩子与家庭之中。
今日历史课表扬
1.张家宾同学想在明天的历史考试中考取第一名,且表示想当历史课代表。——有目标、有信心、敢为人先!
2.殷玉航同学到办公室拿提纲,临走时问:老师,用不用关上门?——有礼貌、有教养、形象高大!
3.王猛豪同学下课后问我:老师,学校能不能开办一个烹饪社团?据了解,他热衷于烹饪,会做菜,会煲汤。——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又深受父母的积极影响,假以时日,未来可期!他将来可能会成为大饭店、大宾馆的大老板。
4.周峻逸同学下课后问我:老师,能不能用光绪帝棺木里的头发再克隆出一个光绪帝来?——对科学的热爱,对历史的兴趣,她那潜力无穷的大脑里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孩子们真是太可爱啦!初二(3)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通过QQ进行家访,一位家长写道:上学那会儿,学习成绩几乎都满分,唯独历史十来分,一下把名次拉下来了,所以我现在不爱看历史片……
不禁想,我目前班级里的45个孩子,未来会不会发出这样惋惜又失落的慨叹呢?
对了,标题是《此事,能治百病》,表述清楚的话,就是:上课能治百病。这是前不久班子会上,王晓君主任提出来的,当时她话一出口,我的精神头就一下子提了起来。
下课后,不争气的腰又跳出来兴风作浪了。扎上护腰带,强基固本,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2023年9月2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