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容忍孩子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吗

 

最近看到同学群里有人用 见 感 思 行 的方法写文章,今天也尝试一下

见 

看到儿子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做作业,我总要上前制止,有时候甚至直接把耳机或音响没收了,好让他专心做作业,在我固有的认知里,做作业时哪能被其他事情分了心。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认为这就是三心二意,不专心的表现,理所当然认为不可能高质量完成任何事情。

直到听罗胖在去年跨年演讲上分享,他朋友家孩子做作业带给他的震撼,以及孩子爸的一番话语,让我坚守的观念有所动摇。

他朋友家孩子做作业的同时,手机与同学在聊天、电脑放着电影,而孩子爸一点也不担心,说这孩子是学霸,从小就这样学习,还说像他孩子这样的下一代,大脑接受信息的带宽,跟我们这一代人是不一样的。

孩子爸的一席话,不止震惊到了罗胖,也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我这么讲,并不是鼓吹现在的孩子都具备多任务做事的能力。

事实上,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专注是认真做事情的必要条件。所不同的是,现在再看孩子边听音乐,边做作业,与以前相比,多了些许理解与包容。

感 

细嚼学霸父亲的话,确是事实,下一代的孩子能做到的,从小被训练出来的接受高强度,强刺激,多通道信息技术的能力,带宽是不一样的。

回看我们的上一代,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父辈们还能从容应对,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但是,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过渡,就没有那么从容了。

打个不恰当的类比,习惯在乡村小道上行走的父辈们,也许能很快适应柏油马路的宽阔,却无法驾驭高速的快捷与便利。

面对新生事物,他们习惯拒绝,宁愿退而固守在熟悉的一亩三分地上,不愿再轻易跨出探索的步伐。

老妈见我在电脑上敲敲字,就把事情处理好了,经常会感叹 “你们的工作是看不出来的。”事实上解决问题的本质没变,她不理解的,只是与她年轻时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在孩子的眼里,我们不也是正在退出舞台的上的一代吗?

碰到新买的电子类产品,我总是习惯性的向儿子求助,不得不承认,他玩转的速度比我快多了。

我们习惯用自己的经验来处理眼前的事情,却不知以前看似“成功”的经验,现在,未必合适,如果曾经“成功”的经验,反而成为套在身上不合适宜裹脚布,令你裹足不前,那么,不必固执,果断放弃吧,不是所有的经验在时间的长河里都能酿出美酒,不能对症的经验,就是毒药。

就拿带孩子这个问题来说吧,上一代的人,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公然对宝妈们指手划脚,却不知,习俗只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有时候用老一辈经验来指导新时代的宝妈,就如同在时尚套装外再加一件过时的夹袄一样滑稽可笑。


说来了奇怪,自从转变思维后,再看儿子戴着用耳机,随着音乐摇头晃脑的做作业,看着不再觉得刺眼,自己也开始尝试,在有背景音乐的空间里安静下来做事情,也许,只要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转变的。

这是尤承琪的第61篇文章,更多文章请点下面

 1、影响社交关系的三个神秘数字 

2、这世间到底什么才是你的? 

3、除了生死 其他都是小事 

4、四十岁的人生 才刚刚开始 

5、夜幕下的哈尔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