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常为孩子不愿意学习而着急,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钱,最后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厌学情绪和疏远。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原来,只要想明白以下三点,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它们是:界限、自信、关系。


界限

学会区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界限,孩子与事情之间的界限。

001 事情是我自己的,我才能主动去做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需求,不是父母的。

002 父母的界限感不明,会产生过多包办和依赖。界限明确的父母,就要把结果成就还给孩子。

003 深入孩子内在世界,而不是表面功夫。教育是永恒的事情,不用急于一时。耐心才能真的省心。

【举例】

当孩子作业写得不对,是直接说答案还是鼓励他去找到答案?

正确动作:鼓励孩子自己做出结果


【界限是如何划分的?】

不是说A这件事是你的,B是我的。

而是在A事件中,一半是父母的,一半是孩子的。

【举例】

零花钱,每月给多少钱,是我们定规矩,我们的事。

如何花,是孩子的事情。乱花之后,没钱的结果都是他承担。不要干涉,也不要破坏规矩。

【结论】

给孩子信任、空间,让他发展出能力。

我们的包办和控制,给不了他能力。


信心

001 一个人拥有自信,他就能做到很多事情。自信心和动力直接相关。

002我们划分出界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结果,这些都是给他自信心的来源。

003自信要孩子自己相信自己才有用,这些都和他做事的结果有关。而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证明他是可以的。

【结论】

我能行,是一个人自己能在的。

敢想就是一种自信—笃信的力量。

相信才会去做—成功的秘诀。


关系

001 培养兴趣,不如培养成就感。找到成就感就会有兴趣。

002他人的反馈是重点,让其动力更足。和他人、整个世界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是重点。在关系中,体会到价值和意义。

【举例】

跟老师关系好,这门课也会好;

孩子跟学校、跟老师的关系都会影响他的学习兴趣。

【结论】

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孩子不是去上课、学习,他去生活。包括:社交、互动、学习。

一切都是关系的内核发生了问题。


迁移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学会去探索世界,克服困难,战胜自己,就是找到自己,建立信心,与世界发生链接的方式。

我们要鼓励孩子去这样做,成为他们的后盾,协助他们去探索、建立自信、成就感,去和身边的一起建立融洽关系。而不是代替他们。

这三个要素,运用和适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个人成长、团队管理,值得认真掌握,灵活实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