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晚,世界读书日,我听了“南方书院”的又一节直播课。
—、作家简介。庞余亮,1967年3月生于江苏兴化。做过教师和记者。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著有长篇小说《薄荷》《丑孩》《有的人》《小不点的大象课》《神童左右左》《我们都爱丁大圣》《看我七十三变》、散文集《半个父亲在疼》《小先生》《纸上的忧伤》,童话集《银镯子的秘密》《躲过九十九次暗杀的蚂蚁小朵》等。有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江苏省首届紫金文化英才。扬州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小先生》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二、《小虫子》的创作
庞余亮分享:《 小虫子》是我一直想写的。父亲童年惩罚。我们种黄豆的时候,羊辣子从树上掉下来,掉在我身上。父亲说我帮你治治,他就把羊辣子整个放在我的身上,我的童年一下子就结束了。我在2020年疫情期间写出了《小虫子》。为了写出《小虫子》,我读了两本书,一本书是法国人写的《虫》,另一本是《农业害虫》。为什么要读这两本书?是因为要打开记忆。写作时要掉进自己的“兔子洞”,掉不进去你就写不出来。阅读后我打算写50个虫子,但最后只写了40种。农业害虫,有很多孩子不知道。我写作得很痛苦,写完后觉得口气不好,修改为第三人称的写作文体。成年人写童年,用第三人称,进得去出得来,还可以自由对话。腔调很重要。我写出了疼痛,贫穷和爱。《半个父亲在疼痛》写了我对父亲的仇恨。赵丽宏说这种写不够,应该写父亲的爱。我就想啊想,写出了父亲的人生经验:冬日晒布鞋、到陌生的地方白天看清楚厕所。写童年的时候,要把童年的所有东西写出来才是最好的。裁剪素鲁迅写《闰土》,主要写了闰土的童年和中年,没有写他的青年,这主要是形成对比,有强烈的冲击力。文学和生活不是一回事。文学有两种真实:情感的真实和美学的真实。《小虫子》只写了父母亲和我,出现了大姐。读者问你有十个姊妹,为什么不写?不能把其他人写出来,只能写我。文学是避难所。
三、读书方法
(一) 不求甚解读书法。读不懂的书水平高于你,读得懂的书水平低于你,当然要读水平比你高的书,前提是你喜欢。
(二)死皮赖脸读书法。
(三)刨根问底读书法。下功夫读书当然是苦的,但是有苦之后的甜。
四、书单
(一)《欢迎来到人间》;
(二)《边城》(沈从文);
(三)《天使望故乡》(美国)托马斯·沃尔夫著,(台湾)乔治高泽;
(四)《好兵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