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8日 星期一 天气多云,零星雨
今天节后开学。节气,寒露。
山东算是个中原宝地,24节气与山东很对脾气,寒露一来,立马感觉到瑟瑟寒意,早上送孩子上学,握车把的手感觉不是凉爽,是寒冷,冷气直从脖子往身体里钻,看来,电动车需要套上把套了。昨晚洗澡后,开了电热毯,好半天,这双冷冻的脚才有点热度。
露已寒,将为霜,热已故,始患冷。
因为请假加上七天假期,积攒作业不少,女儿也并无急迫感,没见多少追赶斗志,昨天下午还玩了一下午,所以晚上便紧张了起来,作业直到十点半才堪堪完成。
归程进入山东境内,我们没有按原路线走,绕行至平邑大洼。
晚上九点半才到达,山上俱是漆黑一片,幸亏山庄的灯还亮着,外面很冷,我和女儿瑟缩在车里,老公去交涉吃食和住宿。吃的开始准备,住宿已满,所以要借宿另一个山庄,开车过去看了一下环境,交了定金,我们又赶回去吃鸡。这里的鸡,用的是当地的花椒,东北的蘑菇,浓香味十足,量也大,一只鸡一大盆,一家人吃了没有一半。
因为2000年曾经到过大洼写生,很喜欢那个地方,所以这些年零零散散也去了好多次。
十八年了,那里已经不复记忆中的样子,只有河的路线没怎么变,周边的石头房子、石头路、泥土小径,已完全被现代化取代,沿河上行,到处可见各种山庄、酒店,写生基地。现在承载的学生和游客越来越多了,商业化气息越来越重也是必然的,要不这些外人该如何吃住呢?
十八年,沿河一带的居户也因此发家致富,所以偶尔还能看到有人居住的古老的石头房子、栅栏院子,虽然让写生者眼前一亮,但深层的无奈和凄凉也显现出来,我留心观察了几分钟,院子里日常活动着老人和孩子,一老一弱,已然习惯了路人的眼光和探究,或许在哪里还有病残的中年人……这是多么矛盾,扎心的现实……
学生时代,或许天生就是好奇的,贪玩的,不知疾苦又不负责任的。那个时候,住宿条件很差,很多人住一个房间,白天草草应付老师的作业,便迫不及待四面八方去周游。
西边山上有一支部队,闲人不得入内,辖区范围很大,很多建筑稀奇古怪,还有不少山洞,我们当时还在猜测,是不是有什么武器雪藏在此,以备战时需要?
西北有古老的大树,柿子和核桃,北面有个鬼谷子学院啥的,忘记了进去有什么,似乎有个雕像?沿河两岸,有很多石头房子,石磨,石碾,我们中午去一家人家吃野菜饺子,男主人说起来非常崇拜会画画的人,且搬出他的爷爷的画像,唏嘘一番,希望我也帮他画个人头像。
南面是河的下游,河里很多螃蟹,一个晚上我们很多同学抓了那么多的螃蟹,第二天让饭店给烹熟来吃。
东边上山,有几个村庄,也有很多好心的人家。我们当时拿火腿肠、饼干之类交换一些村民的什么东西,或者是作为感谢的礼物,现在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再东面一座大山,没有去过,村民说那个山上有狼。也正是这个山出了件大事,一个晚上,一个1.82米的男同学,进山了,一夜没回,这一夜炸窝了,老师和所有男同学都出去找人,还惊动了派出所,第二天总算见到活人了,也不知道是自己回的还是被找到的……回校后,据说受了一个严重警告!
十八年后的这天,清晨起床洗漱一番,收拾好东西,退房。带着女儿沿河又走一小圈,到处是画画的少男少女,老公搭讪,有菏泽过来的,也有当地的,是些高中生,总起来说,人非常多,有沿河支架的,有路边落座的,只要能取到合适的景,都会有人占据一方之地,这里一团,那里一簇。
我们一家在一个地方站定,观看,大多数人都在做着一些准备工作,左右观望,眼神飘忽,聊着天,看着手机,迟迟不动画笔,也有几个在划线打稿,构图找比例,少数几个开始铺底色,看的我心里非常着急。
总而言之,虽然大家工具齐全,条件优渥,高中便开始了远途写生,但热心并不在画作,磨磨蹭蹭,踯躅不定……或许他们大多数并不是真心选择这条路,而只是因为想考大学,这也是一径。画板的反面我看到了几张人像的素描,画的并不理想,想起每年的美考大军,虽然有运气的成分在,如果不加努力,夯实基础,大学之门或许很难扣的开吧……
人生之路,某些时候,需要专注、努力,倾注足够的热情,获得甘甜的果实。没有坚持的聪明,只能辜负美好韶华。逝去时光,不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