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我近期读完的,读完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内容,而是作者对当时人物及其行为的分析。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在讲述历史故事时,他更多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现代人的角度。所以,当你在读《万历十五年》时,他是仔细分析当时的环境,背景,进而对人物进行分析,也就使人物更加带有时代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个更加真实的人物,同样,也使读者对人物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更加客观。但教科书让历史人物带上了“教化”色彩,当你仔细看看历史教科书上的历史人物,他们多半是非黑即白的,这与历史事实是有很大的冲突的。
其实,历史教科书的作用就是在告诉人们真相的同时顺带向人们渗透某种教化观念,这种教化观念的确会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怪历史教科书,因为,教科书本身的作用之一就是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但是,教科书太过注重教化的作用,而把一些事情的真相所淹没。还记得唐太宗的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也就在告诉我们我们要以史为鉴,可以说,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但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过分的以史为鉴,因为,以史为鉴只是希望人们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避免某些错误的发生,可是,过分的以史为鉴充满了实用性与功利性色彩,会让你失去对某一事情理智,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人们会对这件事情给予一个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吗?就像王立群老师在《千古一帝秦始皇》中说的:
贾谊生活的时代是西汉初年,此期的现实政治让人们更多地思考秦亡汉兴的原因,更多地在总结秦始皇的过失,为新兴的汉帝国提供历史借鉴正是这种时代因素让人们来不及思考秦始皇的贡献,人们所有的着眼点都放在秦始皇的失误上了。政治的思考从来都必须服务于现实需要。汉代对秦始皇的评价也必然是为巩固汉王朝的现实政治服务的,所以,汉儒评价秦始皇充满了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
所以,过分的以史为鉴导致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一直不够客观,或者说,秦始皇本人就已经充当了暴政的代名词,虽然,他也有很多贡献,但在后世人眼里,过失远大于功绩,开创伟大帝国的伟业在后世人眼里根本就一文不值。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反对过分的以史为鉴。
我们应该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说想做就可以做的,也不是某些人不想做,而是他们受制于时代的限制,有些做法是行不通的,也很难想到,所以,某些人选择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一点点解决问题,或是用更加务实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或许,当时很多办法你觉得算不上进步,甚至觉得有点不合理,但其实,当你深入接触,了解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你就会很清楚地明白某些事情那么做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
比如:申时行在他当内阁首辅期间为什么一直充当和事佬的身份,原因就在于他对当时的皇帝与文官集团有了充分的认识,他深知如果文官集团与讨厌文官的万历皇帝不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就不利于维护统治的做法推行。还有,人们对戚继光虽然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但是却并没有大规模使用感到疑惑,戚继光,他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现实令他十分无奈。因为,很多火器的来源供应十分分散,这也就导致了火器的质量参差不齐,包括他后来曾说,使用火器带有很大的安全风险,经常炸裂。所以,在考虑安全的情况下,火器的大规模使用的可能性就变低了,而是以很多传统武器作为主力。而且在明代武官是受文官所节制的,而熟读史书的文官以安史之乱为戒,就不可能让武官有过大的权力,也就更谈不上让武官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所以,我还是强调一下,不要总是拿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代的事件,如果,你真的想看透古代的事件,那么,我觉得你就应该多去了解某件事情的大的时代背景,了解之后你会发现他会帮助你更好的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从而使你更深层次地挖掘那些别人不知道的事实。
本人,只是一名对历史感兴趣的大学生,如果,有哪方面的理解不对,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多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