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肩负着推动国家进步、服务人民的重要使命。然而,近年来,一些年轻干部因思想防线不牢,在诱惑面前迷失方向,走向违纪违法道路。加强年轻干部监督管理,不仅关系到干部个人的成长,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
强化思想教育,筑牢监督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年轻干部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部分人缺乏政治历练,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各级党组织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监督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廉政教育等活动,引导年轻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比如播放警示教育片,用真实案例敲响警钟,让年轻干部深刻认识到违法违纪的严重后果,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完善日常监督,打造监督管理的“预警雷达”。日常监督是发现年轻干部问题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机制,加强对年轻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全方位监督。一方面,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加强制度建设,织密监督管理的“制度牢笼”。制度建设是年轻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保障。针对年轻干部工作特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让监督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选拔任用环节,严格标准和程序,防止“带病提拔”;在考核评价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现;在责任追究方面,明确责任主体和问责情形,对失职渎职的年轻干部严肃问责。
开展激励关怀,激发监督管理的“内生动力”。监督管理并非一味约束,也要注重激励关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和提拔重用,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为他们提供培训学习、实践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能力素质。在工作和生活中,及时解决年轻干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完善日常监督、加强制度建设、开展激励关怀,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年轻干部进行监督管理,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更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年轻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