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机缘,我的手机微信里不知什么时候加上了日慈公益。又是一个偶然,看到他们秋季课程招聘。我觉得儿童心理健康一直是我难解的课题,居然还有专业的优质资源包,我动心了,迅速填报。没想到前天居然通过了面试,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对本学期的课程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当下的教育环境,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教育者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课程。孩子的积极学习状态,决定了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甚至是他们的人生之路。
我积极主动开始了两个半小时视频的学习。王欢老师的讲解亲和力强,在实例讲解中穿插课程的设置理念及操作方法,明了易懂。课程的设置,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学生角色的定位,在我的眼前豁然一亮,这不就是我们一直追寻的课堂境界吗?现在我的课堂可以不用关注孩子们的教学成绩(副课教学),为什么不学着走进孩子们的心理,助他们愿学,乐学呢?
教师的定位――陪伴者,倾听者,协助者。
教师在课堂中,允许孩子不同想法的存在,尊重孩子的想法,陪伴孩子愉快度过每一节课。学会倾听,不评判,不分析,不急于表态,就那样安安静静坐着,眼神慈爱的看着学生,听着他的诉说,给他安全的倾诉环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协助孩子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帮助孩子走出自我。
课程包中有教师手册,学生手册,辅助教具。教师手册有教师上课的导学案,教学主题,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挺齐备。很期待呢!学生手册里有学生纪律,学生课堂上要做的注意事项。辅助教具也准备一部分,其余的就由我们自己做准备了。这些都由日慈公益提供,感觉遇到日慈公益也好好幸福。
提问的技巧。撕纸游戏,让我们明白了传统的教学中不喜欢孩子乱问,教师一统天下的课堂真的不可以。我们以为讲得很明白了,可孩子有他的理解基础,并不能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听懂了。
提问先要学会倾听。聚焦问题,理清问题。倾听时的三不仍要记心间。关于直接回答,不涉及人的问题,没有真正的对错,要学会反问:你觉得呢?不是很关乎主题的问题,尊重孩子提问动机,课下再答。
倾听的两个层次:一、眼神交流,用嗯嗯啊啊加上简单重复他的话,让对方感觉到心情放松,有安全的诉说环境,愿意把内心的话与我们共同交流。二、识别感受,共情,同理心。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可以理解他,他不孤单,理解他隐含的情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先跟他,再带他,最后察觉其需要,寻找办法。
班会的技巧。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根棒子,两个本子,一块粉笔,一块黑板,还有足够强大的心脏,足够厚的脸皮,足够硬的头皮,最后一条就是我们要有一个封条,学会闭嘴。
班会的议程,我们就按照课题包的要求熟知内容,详细解读,带着自己的理解把课程上完。
那作为班会的组织者应该具备以下几项技能:一是尊重。看到孩子的不同允许有不同的存在。二要温柔而坚定。三角色扮演的方法要巧用,给孩子顿悟的时间。四是头脑风暴。每个人说出自己的观点,观点碰撞。五、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六要学会启发性的提问。看到问题了,先转问他,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
故事与绘本的讲述技巧。最近,我也一直在看有关于绘本的理论书籍。绘本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有疗愈的效果,适合0至100岁所有人来读。
在告诉孩子们故事之前,我们首先有一个心态的准备。自己先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的绘本。那么我们在给孩子讲述绘本的时候,会把自己对绘本的解读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我们在读绘本的时候,要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语速,音色,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及其他的肢体动作,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情感受,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但我们不具备表演天赋时怎么办?可以学着提问,设置悬念,引导孩子们分享和讨论。也可以学着在关键的地方停顿,以吸引注意力,引发孩子的思考。还可以请有表现力的学生来朗读,进行角色扮演。
绘本阅读之后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活动。引导孩子观察绘本中的画面细节,编绘本剧,创作绘本。
心灵魔法学院的课程内容充实,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专门的课程包作支持,加入老师们的情感和创作,我想课程一定会比较美满。课程中有问题的话,还可以随时和课程的研发者王欢老师沟通,这是我们之前所有的课程想都不敢想的事。
心灵魔法学院的课程形式多样,有孩子们喜欢的游戏,角色扮演,绘画,视频,音频,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故事。我想这些形式的出现,孩子们一定会成为课堂的主角,焕发出他们自己的色彩。
本学期,我先试用。效果理想的话,下学期推介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带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