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神秘人物,神秘到在正史中没有他的只言片语,但是当地的县志府志甚至日本的官方记载中却将他大大书写,你---相信有这样的一个人物吗?
他的名字呢,叫做蒲寿庚。说起这个人就不得不说历史上曾经大放异彩的一个民族---阿拉伯/波斯(史称回回蕃客)。无论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都是到中东中转,然后由阿拉伯倒爷们转卖到欧洲,后来因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阻断了这条上千年的商路。欧洲老外们才开始纷纷下海创业,开启大航海时代。
好像扯远了哈,话说这个蒲寿庚可谓是富甲天下,时任南宋闽广招抚使兼“主市舶”(相当于福建省长兼海关关长),垄断当地香料生意长达三十年之久。现在泉州还有一处景点叫做棋盘园,就是当年他的宅邸,而且特别喜欢中国象棋,让32个美女穿上棋子一样的衣服,和朋友用小姐姐下棋(有画面了没)。
一转眼就来到了南宋末年,元军就攻陷了临安,六岁的南宋小皇帝宋恭帝在太后的指引下选择了投降。南宋的张世杰保护幼主宋端宗赵昰等抵抗力量向南退却,到了泉州城下让蒲寿庚去接驾,要知道蒲寿庚并不是汉人,甚至不是中国人,他只是个生活在中国的阿拉伯人,尤其是已经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势力盘根错节,朝廷中枢突然来了这么多高官和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是接待还是不接待?接待吧,是个人就比我官大,而且还有几万人马,我得管吃管住。不接待吧,我还是大宋的官员,最后一咬牙,算了,反球吧,我不承认你这个皇帝,爱咋咋地。老婆不好找,老板还是好找的,换一个就行了。张世杰一看这种情况也傻眼了,咋还就不接待了呢,那我也不能白来,好不容易来一趟总得抢点东西回去,一看,哟吼,泉州城我进不去,码头还有那么多船呢,抢吧!就这么的把蒲寿庚在泉州港几百条船是一扫而空。说到底还是穷啊,几万人马的开销谁都头疼。这下蒲寿庚可怒了,你这是打破狗食盆,一拍要两散啊,好吧,你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来吧,我给逃难来泉州城里的王公贵族士大夫接风洗尘,那个谁,别忘了在饭里下毒啊,一夜过后,从临安跑来的这个达官显贵们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有说3000人的,还有一说2,3万人。元朝一听这个消息很高兴啊,老弟这么仗义,我还没说话,你就把事儿办了,正好你还是个色目人,那就封你个中书左丞兼泉州分省平章政事,这地方你接着管吧。这下蒲寿庚达到他人生的巅峰,福建广东所有的商船,军队,海防都在他的统辖范围,经营的区域北至朝鲜日本,南到南洋及中东,家族鼎盛一时。
好景不长,到了元朝末年,红巾军在江淮一带起义,元朝自己已经自顾不暇,没办法啊,蒙古族兄弟们已经入关快一百年了,马怎么骑都快忘了,为了扑灭红巾军,开始向西域借兵,并且要求南方可以开始武装团练,以求自保,这下蒲寿庚的孙女婿那巫纳感觉机会来了,趁势建立了自己的武装,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波斯叛乱——“亦思巴奚之乱”,也正是因为这场变乱,泉州港遭到了开港以来最为毁灭性的打击。
那巫纳想的挺好,自己有钱有粮有军队,可以割据一方,但是也只能想想了,带着军队,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成功的得罪了所有能得罪的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呢,终于踢到了铁板上,当时福建实际控制人是陈友定(和陈友谅没亲戚关系),那兀纳前去挑战陈友定,被陈友定派儿子陈宗海予以迎头痛击,亦思巴奚军几乎全军覆没。陈宗海再接再厉,攻下泉州,陈定海进入泉州城后,闭门三天,把城内的“西域人尽行歼之”,回回蕃客群体遭到了血腥清洗,街头上的汉人甚至也会因长得卷发或高鼻子被误杀,泉州的蒲氏家族更是首当其冲。
“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
这两个举动都和他们是阿拉伯人有关,因为是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死的时候让他们朝向麦加的方向,丢到猪槽中是以羞辱(禁忌猪肉),浦家后代几乎被灭门。
为什么是几乎呢,原来陈友定最终还是没正面刚过朱元璋,战败处斩,蒲家后代感觉没什么危险了,可以回来了,毕竟日本的生鱼片总吃得闹肚子啊。
该来的终归会来的,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
“洪武七年,高皇帝大赦天下,圣旨: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监其祸也。”
蒲氏族人被充军流放,女人代代为娼,男人代代为奴,不能参加科考而登仕,自此,蒲氏一族的繁华如过眼云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