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自以为很努力

嵇振颉/文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1

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不努力是不行的。

有句话说得好:“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成功。”努力是先决条件,是取得成功的“入场券”。任何不以努力“做先锋”的理想,都是精神上的“耍流氓”。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很努力。很多学生宣称:“我每天认真听课,作业仔细完成,做好复习、预习。”职场中的人士,面对工作中的任何瑕疵和隐患,都要消灭在萌芽状态。就连休息时间,也被密密麻麻的日程填满:抓住了甲乙丙丁,又不愿放弃ABCD。

到了深夜时分,看着一堆“未竟事业”,心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样努力够了吗?

现实似乎对此并不感冒。收获季节,很多人耷拉着脑袋,对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耿耿于怀。“我这么努力,还不能取得好的结果,这怪不得我。”


2

A君就如上面描述得那样,自诩很努力,收益却微薄。

上课时,我会在思想上“溜个神”,冒出一个荒诞不经的想法。可是A君绝不会这样。他的注意力全在老师身上,笔记本上留下密密麻麻的记录。

说到他的笔记本,简直是老师教案的拷贝,遗漏的笔记找他补回来即可。

午休时间,他还在教室内奋笔疾书。放学后一起回家,他不会搭理我的邀约,在那张破旧的写字台上忙碌着。写字台上堆着一本本练习册、辅导书,是他日以继夜辛劳的成果。

不忍心去打扰他,我继续在室外“不务正业”。等到释放完青春的荷尔蒙,才痒痒回到自己的书房。

每次考试结果出来,A君都会变得愤世嫉俗。“我每天都这么辛苦,怎么才拿到这点分数?看看你,不知道在做什么,经常能进前三。老天真是不公平,凭什么给你这么高智商?”

我哪有什么高智商?只不过方法上比他好一些。

他以为自己很努力,但是功夫都用在刀刃上吗?

上课认真听讲,不错;

午休也在赶作业,没有任何问题;

晚上抓紧一切世间温习功课,多好的学生啊!

除了睡觉、吃饭,24小时中只有学业,他的脑子受得了吗?看似很努力,不荒废任何时间,实则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很差。

如果每天花在学习上8小时,只有1小时能学进去;还不如休息2-3个小时,剩余的5、6个小时效果上佳。

只可惜A君认为自己还不够努力,变本加厉地压榨自己。高考后,他去了一所三本院校,此后再无他的消息。


3

再说说我的同事B小姐。

她是一个大忙人,都快要30岁了还没谈过恋爱。我和B小姐关系不错,算是她比较讲得来的 “蓝颜知己”,好心把同样单身的优秀男士介绍给她,见了一次面就再无下文。他实在是没时间,不愿意匀出一部分留给恋爱。

情感问题属于隐私,在此姑且不表,还是说说她究竟忙在哪里吧。其实每日的忙忙碌碌,完全是她 “咎由自取”。

我和B小姐在一家国企工作,每日朝九晚五。除非特殊情况,基本上都能按时下班。

就是这些业余时间,B小姐做到物尽其用:星期一学瑜伽,星期二学日语、星期三学空手道、星期四学插花、星期五读书沙龙、星期六写作、星期天则在锅碗瓢盆上忙碌。

除了这些,她还要悉心打理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简书、微博。更新消息、文章,与粉丝交流互动,忙完这些常常是凌晨时分。

有人说,这样的生活不是蛮好的,文的、武的都有,多丰富啊!


4

如果只是玩玩而已,这样的安排确实不错。但B小姐不是这么想,她希望自己成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的御姐,她希望每一样都能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问题就来了。一个人的精力就这么点,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领域中,能取得最佳效果吗?

压力、压强的物理原理,相信大家中学时都学过。当压力一定、接触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反之压强就会变小。

B小姐能施加的“压力”就这么点,却要平摊在瑜伽、日语、空手道、插花、写作、厨艺上,能有多大穿透力呢?结果她每样学得都不精,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简书、微博都经营得不死不活。

“我觉得已经很努力,失败不是我个人的问题。”遇到不如意时,这句话能成为宽慰自己的理由,有助于走出精神上的困境。

可是如果想彻底解决问题,就该想想这种自认为的努力,是否努力到点子上。

如果这种努力很不给力,甚至方向性错误,还是趁早调转枪头,找到新的努力方向。

否则越努力,错得越厉害。

不要总把“我很努力”挂在嘴上,怒不努力,别人能看得到。多反思一下努力本身,这才能让努力变得更有成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