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做刘老师的来访者,刘老师稳稳地陪伴,让我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他并没有使用很多技术,都是基本功里的尊重、倾听、共情,目标具体化、澄清、确认贯穿始终。慢慢地,我清晰了自己想要的、在乎的、看重的是什么。接下来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实现目标。
父母是生命的源头,只有跟父母有深入地链接,才能找到生活中的卡点。我跟妈妈沟通的太少了,很少向妈妈敞开心扉地去聊一聊,我想要的是什么,在乎的是什么,再听听她聊一聊她想要和在乎的。我们缺乏沟通,对彼此不理解,产生很多的嫌隙。也影响到我跟儿子,以及老公的沟通,我都是在考虑我想要的和在乎的,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没有做到真正的尊重和理解。
今后我会尝试着沟通的时候,首先做到尊重和接纳,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做到耐心地倾听、并理解对方,看到他的不容易,每一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接纳,被理解、被欣赏。当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后续良好的沟通。有了良好的沟通,才有改变的可能。
我终于看到自己也渴望得到妈妈的关爱,父母离异这么多年,对母爱的匮乏,让我对儿子百般地呵护,似乎在寻找我想要的母爱,我没有得到的,希望儿子可以拥有,不知不觉地,对儿子有些过度地溺爱,过度地保护和替代,从心理上没有做到分离。
儿子现在处于青春期,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向往独立又无法摆脱依赖。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的行为在我们大人眼里有些不可思议。如果不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对他横加约束,就有可能使得我们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儿子需要的是平等、有效、具体的帮助,不能总是给他灌输大道理,这样孩子会容易接受一些。
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不断地读书学习成长,把自己修好,这样可以多维度的去看事情,不那么的片面。
跳出来访者的身份,来看整场咨询,我的启发是在今后做咨询师的时候,探讨目标不要太快,多听来访者说具体情况,以目标为导向,看来访者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在乎的是什么,紧贴着来访者走。当来访者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接下来就容易推进一小步的行动了。